前言
【探索大阪歷史核心:大阪城公園深度旅遊攻略】
大阪城建於天正13年 (1585年),這座歷史悠久的宏偉城堡,是大阪的象徵,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紀,由戰國時代的傳奇人物豐臣秀吉所建,旨在成為他統一日本後的權力中心。雖然歷經多次戰火摧殘與重建,今日所見的大阪城天守閣依然雄偉壯麗,靜靜地訴說著過去的風華歲月。
如今,大阪城周圍的廣大區域已規劃成大阪城公園,結合了豐富的歷史古蹟、四季皆美的自然景觀與現代化的休閒設施,成為大阪市區內最受歡迎的觀光景點之一。
交通指南
【交通指南:如何抵達大阪城公園?】
大阪城公園的交通非常便利,有多個車站可以抵達,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行程選擇最適合的路線。
主要電車路線與車站:
JR大阪環狀線:
大阪城公園站:出站後步行約3分鐘即可抵達公園。
森ノ宮站:出站後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公園南側。
大阪地下鐵:
中央線/長堀鶴見綠地線 森ノ宮站:出站後步行約10分鐘。
中央線/谷町線 谷町四丁目站:出站後步行約10分鐘,可從西南側進入公園。
京阪電車:
京阪本線/中之島線 天滿橋站:出站後步行約15分鐘,可從西側進入公園。
小提醒:
如果你的主要目的是前往天守閣,建議在JR森ノ宮站或地下鐵森ノ宮站下車,步行距離較短。
如果想先到JO-TERRACE OSAKA,則選擇在JR大阪城公園站下車最為方便。
如果想從大手門進入,感受歷史氛圍,則可以考慮從地下鐵谷町四丁目站下車。
旅遊常用日文
點擊下方文字,有語音功能喔!
旅遊實用日文
你好 안녕하세요
Hello
不好意思 실례합니다
Excuse me
非常感謝你 감사합니다
Thank you very much
再見 안녕히 계세요
Goodbye
廁所在哪裡? 화장실이 어디에 있습니까?
Where is the toilet?
旅遊咨詢處在哪裡? 관광 안내소가 어디에 있습니까?
Where is the tourist information center?
有宣傳冊子嗎? 팸플릿이 있나요?
Do you have a brochure?
我可以拍照嗎? 사진을 찍어도 될까요?
May I take a photo?
可以幫我拍照嗎? 사진 좀 찍어주시겠어요?
Could you take a photo for me?
計程車站在哪裡? 택시 승강장이 어디에 있습니까?
Where is the taxi stand?
請去這裡 여기로 가주세요
Please go here
請展示這個 이것 좀 보여주세요
Please show this
我想去這裡。 여기에 가고 싶습니다.
I would like to go here.
我不會說日語 일본어를 할 줄 모릅니다
I don't speak Japanese
你會說英語嗎? 영어 할 줄 아세요?
Do you speak English?
請說慢一點。 좀 더 천천히 말씀해 주세요.
Please speak more slowly.
請再說一遍 다시 말씀해 주세요
Please say it again
有店員會說中文嗎? 직원은 중국어를 할 수 있나요?
Can the staff speak Chinese?
購物常用日文
點擊下方文字,有語音功能喔!
購物實用日文
請給我這個。 이것 주세요.
Please give me this.
我想要這個,謝謝。 이것 부탁드립니다.
I would like this, please.
請給我菜單。 메뉴 주세요.
Please give me the menu.
您推薦什麼? 추천하는 건 무엇인가요?
What do you recommend?
有更便宜的東西嗎? 더 저렴한 것이 있나요?
Do you have anything cheaper?
這是日本製的嗎? 이것은 일본 제품입니까?
Is this made in Japan?
我想點餐。 주문하겠습니다.
I would like to place an order.
請結帳。 계산서 부탁드립니다.
Could I have the bill, please?
可以免稅嗎? 면세 가능한가요?
Is this tax-free?
多少錢? 얼마입니까?
How much is it?
我在哪裡付款? 어디에서 결제하나요?
Where do I pay?
可以用信用卡嗎? 신용카드 사용 가능한가요?
Can I use a credit card?
我要用現金付款。 현금으로 결제하겠습니다.
I'll pay in cash.
我用 Suica 付款。 스이카로 결제하겠습니다.
I'll pay with Suica.
我用卡付款。 카드로 결제하겠습니다.
I'll pay with a card.
可以分開包裝嗎? 따로 포장해 주실 수 있나요?
Can you wrap them separately?
請給我收據。 영수증 부탁드립니다.
Could I have a receipt, please?
服飾店實用日文
點擊下方文字,有語音功能喔!
服飾店實用日文
這個多少錢? 이거 얼마예요?
How much is this?
我可以試穿嗎? 이걸 입어봐도 될까요?
May I try this on?
有 S 號的嗎? S 사이즈 있어요?
Do you have this in size S?
有 M 號的嗎? M 사이즈 있어요?
Do you have this in size M?
有 L 號的嗎? L 사이즈 있어요?
Do you have this in size L?
有 XL 號的嗎? XL 사이즈 있어요?
Do you have this in size XL?
有再大一點的嗎? 좀 더 큰 사이즈 있어요?
Do you have a larger size?
有再小一點的嗎? 좀 더 작은 사이즈 있어요?
Do you have a smaller size?
這個尺寸合適。 사이즈가 맞아요.
The size fits.
不好意思,這個尺寸不合適。 죄송해요, 사이즈가 안 맞아요.
Sorry, the size doesn't fit.
我再想一想。 좀 더 생각해볼게요.
I'll think about it a bit more.
這個可以。 이거 괜찮아요.
This is fine.
我不用了,謝謝您。 괜찮습니다, 감사합니다
No, thank you though
我要這個。有全新的嗎? 이걸로 할게요. 새 제품 있어요?
I'll take this one. Do you have a new one?
可以再便宜一點嗎? 좀 더 싸게 할 수 있어요?
Can it be a little cheaper?
我想再看看其他的。 좀 더 다른 걸 봐볼래요.
I want to look at others a bit more.
跟我想像的不一樣,我不要了。 생각했던 거랑 달라서 패스할게요.
It's different from what I imagined, so I'll pass.
我要這個。 이걸로 할게요.
I'll take this.
餐廳實用日文
點擊下方文字,有語音功能喔!
打擾了 실례합니다
Excuse me
請給我菜單! 메뉴판을 주세요!
Can I have the menu, please?
我要點餐 할게요
I'd like to order.
我點這個 이거 주세요
I'll have this.
謝謝招待 감사합니다
Thank you for the hospitality.
請給我水 물 좀 주세요
Can I have some water, please?
這個要怎麼吃呢? 이거 어떻게 먹죠?
How do I eat this?
請給我一個小盤子 작은 접시 하나 주세요
Can I have a small plate, please?
可以幫我拍照嗎? 사진 좀 찍어 주실래요?
Could you take a photo for me, please?
麻煩幫我換烤網 구이망을 바꿔 주시겠어요?
Could you change the grill net for me, please?
麻煩結帳 계산서 주세요
Can I have the bill, please?
我在哪裡付款? 어디에서 결제하나요?
Where do I pay?
多少錢? 얼마입니까?
How much is it?
可以用信用卡嗎? 신용카드 사용 가능한가요?
Can I use a credit card?
我要用現金付款。 현금으로 결제하겠습니다.
I'll pay in cash.
請給我收據。 영수증 부탁드립니다.
Could I have a receipt, please?
景點便利貼排列動線
景點便利貼排列動線
a是藍色大阪城公園動線,b是綠色大阪城公園外圍景點。
【大阪城 景點便利貼】
大阪水上巴士 Aqua Liner
Osaka Water Bus "Aqua Liner"
오사카 수상 버스 아쿠아 라이너
大阪水上巴士 Aqua Liner
點擊導航
大阪水上バス アクアライナー(大阪城港)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2丁目(大阪城港)
官方網站: https://suijo-bus.osaka/
營業時間: 🕖10:00~16:00(每小時整點出航,春季特別期間3/25~4/10為🕖10:15~16:45,每45分鐘一班,航程約40分鐘)
票價: 成人 ¥1,600 / 小學生 ¥800 / 幼兒(成人1名可免費攜帶1名幼兒,膝上乘船)
備註: 全席指定,建議提前透過官網或電話預約(06-6942-5511,🕖09:15~17:00)。春季特別期間(3/25~4/10)航程縮短為40分鐘,票價可能調整,詳情請查詢官方網站。2026年1月14~15日、2月4~5日及其他臨時休航日,請確認官方公告。
景點介紹
大阪水上バス「アクアライナー」是一趟穿越大川(舊淀川)的經典遊船之旅,從大阪城港出發,沿途巡遊大阪城、中之島、大阪市中央公會堂等名勝古蹟,約55分鐘的航程(春季特別期間約40分鐘)讓遊客從水面視角領略水都大阪的獨特魅力。船隻設計舒適,配有空調與玻璃窗,船頂更具備特殊升降功能,能在低矮橋樑下靈活通過,增添趣味。船內提供飲料、冰淇淋等販售服務,還有英語導覽,介紹沿途景點的歷史與故事,讓旅程更加豐富。尤其在春季櫻花盛開時,沿岸綻放的櫻花與大阪城的壯麗景色相映成趣,堪稱大阪旅遊的必體驗項目。
歷史背景
大阪自江戶時代起便以「水都」聞名,擁有發達的河川運輸網絡,被譽為「日本的威尼斯」。大川(舊淀川)作為大阪市中心的主要水道,承載了商業與文化的交流歷史。アクアライナー於現代復興了水上交通的傳統,結合旅遊與觀光,讓遊客從水面重溫這座城市昔日的繁榮。沿途經過的橋樑,如天神橋、難波橋與淀屋橋,皆為「浪華三大橋」,承載江戶時代的歷史記憶。例如淀屋橋相傳由江戶時代豪商淀屋所建,雖因洪水改建為鐵橋,仍保留濃厚的歷史氣息。這些橋樑與沿岸建築共同勾勒出大阪的歷史脈絡。
文化內涵
アクアライナー不僅是一趟觀光之旅,更是體驗大阪「水都文化」的窗口。大阪的河川文化孕育了獨特的城市性格,融合了商業繁榮與自然之美。航程中,遊客可欣賞大阪市中央公會堂的紅磚建築、北浜的復古大樓群,以及中之島的玫瑰園,這些景點展現了大阪從江戶時代到明治、大正時期的建築與文化變遷。特別是在櫻花季或紅葉季,船上視角讓人感受到大阪四季交替的詩意,與日本傳統的「物哀」美學相呼應。アクアライナー以水為媒介,將大阪的歷史、自然與現代生活串聯起來,適合家庭、情侶或獨自旅行的遊客,帶來一場兼具放鬆與文化啟發的旅程。
10:00~16:00
可使用周遊劵(詳細請看官網)
周遊劵
周官網
巴士官網
JO-TERRACE OSAKA
JO-TERRACE OSAKA
조 테라스 오사카 (JO-TERRACE OSAKA)
JO-TERRACE OSAKA
點擊導航
JO-TERRACE OSAKA 百貨商場資訊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3-1 大阪城公園內
官方網站: https://jo-terrace.jp/
營業時間: 🕖7:00~23:00(各店舖營業時間可能不同,詳情請參考官網)
特色介紹
JO-TERRACE OSAKA 位於大阪城公園入口,緊鄰 JR 大阪城公園站,於 2017 年 6 月開幕,是一座結合現代日式風格與自然綠意的複合式商業設施。這裡不僅是通往大阪城的重要門戶,更是遊客與當地居民休憩、用餐與購物的熱門地點。設施以「野點傘」(のだてがさ)為設計靈感,象徵貴族出巡時的休憩場所,紅色與金色的標誌增添了高雅氛圍。商場內共有 22 家店舖,分為 A 至 F 棟及 Castle Garden OSAKA,涵蓋餐飲、伴手禮、咖啡廳及特色服務,滿足多元需求。戶外露台座位讓遊客一邊享用美食,一邊欣賞大阪城美景,尤其在櫻花季或夜晚燈光映照下,氣氛格外迷人。此外,商場內設有跑者支援設施(置物櫃與淋浴間)及觀光資訊中心,方便遊客規劃行程。獨特的拍照景點以野點傘為主題,搭配武士、公主等趣味角色,讓遊客留下難忘回憶。
樓層介紹
JO-TERRACE OSAKA 由 A 至 F 棟及 Castle Garden OSAKA 組成,大部分店舖位於一樓,E 棟與 F 棟另設二樓。以下為主要店舖類型概覽:
- A 棟: 星巴克咖啡(Starbucks Coffee),提供高品質阿拉比卡咖啡與輕食,位於靠近大阪城ホール的便利位置,營業時間 🕖7:00~22:00。
- B 棟: 咖啡廳與鬆餅店「gram」,以限量供應的鬆軟鬆餅聞名,另有法式吐司與三明治,營業時間 🕖10:30~21:00。
- C 棟: 意大利餐廳「NATURA」,提供薄餅披薩與意式料理,午餐套餐價格約 ¥1,000~¥1,600,營業時間 🕖11:00~24:00。
- D 棟: 日式料理與甜點店,結合和服體驗,提供大阪烏龍麵與日式甜點,營業時間 🕖10:00~23:00。
- E 棟: 包含便利店(如 Lawson)、彼拉提斯工作室及跑者支援設施(置物櫃與淋浴間),營業時間依店舖不同,約 🕖7:00~22:00。
- F 棟: 最豐富的區域,包含章魚燒店「たこ焼き道楽わなか」(營業時間 🕖11:00~22:00)、鮮花店「サンジョルディフラワーズ」(營業時間 🕖11:00~20:00)、可麗餅店「ヒステリックジャム」(營業時間 🕖12:00~19:00)及燒烤餐廳「good spoon」(營業時間 🕖11:00~23:00)。二樓有韓國餐廳與咖啡廳,適合喜愛異國風味的遊客。
- Castle Garden OSAKA: 包含咖啡餐廳與燒烤區,提供戶外用餐體驗,適合家庭或團體聚會,營業時間約 🕖11:00~23:00。
歷史背景
JO-TERRACE OSAKA 於 2017 年 6 月開幕,位於大阪城公園內,緊鄰大阪城這座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的歷史地標。設計靈感源自大阪城的歷史背景,結合 16 世紀大阪城作為「水都」大阪的象徵,地面鋪設圖案模仿附近河流水紋,與周圍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商場保留既有樹木,融入季節性植物,營造出和諧的綠色環境,獲得大阪都市景觀建築獎肯定。其「野點傘」主題呼應日本傳統貴族文化,象徵休憩與款待,讓遊客在現代化的設施中感受到大阪城的歷史韻味。作為大阪城公園的入口,JO-TERRACE OSAKA 將商業、文化與自然結合,成為大阪旅遊的新地標。
🕖7:00~23:00
百貨商場
JO-TERRACE OSAKA站(遊園小火車)
JO-TERRACE OSAKA Station (Road Train)
조 테라스 오사카역 (로드 트레인)
JO-TERRACE OSAKA站(游园小火车)
點擊導航
JO-TERRACE OSAKA 路車站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3-1 大阪城公園內
官方網站: https://jo-terrace.jp/
營業時間: 🕖09:00~17:00(根據季節及天氣可能有所變動,建議確認官方資訊)
票價: 成人 ¥500,兒童(4歲~小學生) ¥300,3歲以下免費
景點介紹
JO-TERRACE OSAKA 路車站是大阪城公園內一處別具特色的交通設施,提供名為「路車(Road Train)」的觀光小火車服務,讓遊客能夠輕鬆巡遊大阪城公園的各個名勝。這座路車站位於 JO-TERRACE OSAKA 商業設施內,與 JR 大阪城公園站直接相連,交通便利,是遊覽大阪城公園的理想起點。路車以其復古可愛的外觀和舒適的乘坐體驗,深受家庭遊客和國際旅客的喜愛。沿途可欣賞大阪城天守閣、極樂橋、西之丸庭園等標誌性景點,同時沉浸在公園內的自然美景與歷史氛圍中。路車行駛路線涵蓋公園內多個重要地點,省去步行疲憊,讓遊客能更專注於享受大阪城公園的魅力。
🕖09:00~17:00
太陽廣場
Plaza of the Sun
태양의 광장
太阳广场
點擊導航
太陽の広場 大阪城
地址: 〒540-0002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3
營業時間: 🕖全天開放(特定活動依活動時間而定)
門票費用: 免費(特定活動可能需額外購票)
景點介紹
太陽の広場位於大阪城公園內,是大阪最具代表性的戶外活動場地之一。這片寬闊的土質廣場平時是一片開闊的空間,四周環繞著大阪城公園的綠樹與歷史遺跡,與遠處的天守閣相映成趣。廣場以其多功能性聞名,經常舉辦各類大型活動,例如「大阪グルメEXPO2025」美食節、音樂會、馬拉松比賽以及季節性節慶活動如「たこるフェス」章魚燒節。每到活動期間,這裡便充滿了熱鬧的氣氛,吸引來自日本及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體驗大阪的活力與美食文化。廣場周邊設有便利的設施,如洗手間與休息區,適合家庭、朋友或獨自旅行的遊客在此休憩或參與活動。
歷史背景
太陽の広場位於大阪城公園的核心區域,大阪城公園本身即承載了日本豐富的歷史記憶。大阪城始建於1583年,由豐臣秀吉下令興建,作為其政權的象徵。然而,1615年的大坂夏之陣中,豐臣氏的城池被燒毀,後由德川幕府重建。目前的太陽の広場雖無直接的古代建築遺跡,但其所在的公園區域保留了德川時代的石垣、護城河及重要文化財,如大手門與多聞櫓。廣場所在的區域過去可能是軍事訓練或集會的場所,隨著大阪城公園於明治維新後轉為公共公園,太陽の広場逐漸演變為現代的活動中心,承載了歷史與當代生活的交融。
🕖24H
戶外活動場地
停車場前站(遊園小火車)
Parking Lot Station (Road Train)
주차장 앞역 (로드 트레인)
停车场前站(游园小火车)
點擊導航
JO-TERRACE OSAKA 路車站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3-1 大阪城公園內
官方網站: https://jo-terrace.jp/
營業時間: 🕖09:00~17:00(根據季節及天氣可能有所變動,建議確認官方資訊)
票價: 成人 ¥500,兒童(4歲~小學生) ¥300,3歲以下免費
景點介紹
JO-TERRACE OSAKA 路車站是大阪城公園內一處別具特色的交通設施,提供名為「路車(Road Train)」的觀光小火車服務,讓遊客能夠輕鬆巡遊大阪城公園的各個名勝。這座路車站位於 JO-TERRACE OSAKA 商業設施內,與 JR 大阪城公園站直接相連,交通便利,是遊覽大阪城公園的理想起點。路車以其復古可愛的外觀和舒適的乘坐體驗,深受家庭遊客和國際旅客的喜愛。沿途可欣賞大阪城天守閣、極樂橋、西之丸庭園等標誌性景點,同時沉浸在公園內的自然美景與歷史氛圍中。路車行駛路線涵蓋公園內多個重要地點,省去步行疲憊,讓遊客能更專注於享受大阪城公園的魅力。
🕖09:00~16:30
HOOP COFFEE 大阪城公園
HOOP COFFEE Osaka Castle Park
후프 커피 오사카성 공원 (HOOP COFFEE)
HOOP COFFEE 大阪城公园
點擊導航
HOOP COFFEE 大阪城公園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3-6(クールジャパンパーク大阪WWホール內)
官方網站: https://hoop-coffee.jp/
營業時間: 🕖11:00~18:00(實際時間可能因季節或活動而異,建議事前確認)
Tabelog 評價: 3.02(截至2025年9月,基於用戶評價,可能隨時間變化)
用餐預算: ¥1,000~¥1,999(午餐及晚餐均適用,視點單內容而定)
餐廳特色
HOOP COFFEE 大阪城公園位於大阪城公園內的クールジャパンパーク大阪WWホール,是一家以自家烘焙精品咖啡(Specialty Coffee)為特色的咖啡廳。店內提供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咖啡豆,根據不同國家的風土特色(Terroir),呈現獨特的咖啡風味,讓每杯咖啡都成為一場味蕾的旅行。無論是熱咖啡或冰咖啡,皆以現點現磨的方式製作,確保新鮮與品質。店內設有戶外露台座位,顧客可在欣賞大阪城公園的綠意與歷史氛圍的同時,享受一杯香濃咖啡,特別適合在劇場演出前後放鬆身心。此外,HOOP COFFEE 提供貼心的客製化服務,例如可依顧客需求調整冰量,讓飲品更符合個人喜好。除了咖啡,店內也提供啤酒等輕飲品,適合不同需求的顧客。店內環境輕鬆舒適,結合大阪城公園的歷史與現代氛圍,是遊客與當地居民休憩的絕佳地點。
🕖11:00~18:00
森之宮站(遊園小火車)
Morinomiya Station (Road Train)
모리노미야역 (로드 트레인)
森之宫站(游园小火车)
點擊導航
JO-TERRACE OSAKA 路車站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3-1 大阪城公園內
官方網站: https://jo-terrace.jp/
營業時間: 🕖09:00~17:00(根據季節及天氣可能有所變動,建議確認官方資訊)
票價: 成人 ¥500,兒童(4歲~小學生) ¥300,3歲以下免費
景點介紹
JO-TERRACE OSAKA 路車站是大阪城公園內一處別具特色的交通設施,提供名為「路車(Road Train)」的觀光小火車服務,讓遊客能夠輕鬆巡遊大阪城公園的各個名勝。這座路車站位於 JO-TERRACE OSAKA 商業設施內,與 JR 大阪城公園站直接相連,交通便利,是遊覽大阪城公園的理想起點。路車以其復古可愛的外觀和舒適的乘坐體驗,深受家庭遊客和國際旅客的喜愛。沿途可欣賞大阪城天守閣、極樂橋、西之丸庭園等標誌性景點,同時沉浸在公園內的自然美景與歷史氛圍中。路車行駛路線涵蓋公園內多個重要地點,省去步行疲憊,讓遊客能更專注於享受大阪城公園的魅力。
🕖09:00~17:00
BørneLund Playville 親子遊樂場
BørneLund Playville
보네룬도 플레이빌 (BørneLund Playville)
BørneLund Playville 亲子游乐场
點擊導航
ボーネルンドプレイヴィル大阪城公園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3-9 大阪城公園內 森之宮噴泉區域
官方網站:https://playville.bornelund.co.jp/osakajo/
營業時間:🕖10:00~19:00(最終入場18:30)
門票價格:
平日:兒童(6個月~12歲)首30分鐘 ¥900,延長每10分鐘 ¥200;成人 ¥700
假日:兒童(6個月~12歲)首30分鐘 ¥1,100,延長每10分鐘 ¥200;成人 ¥700
1日無限時票:平日 ¥1,800~¥2,200,假日 ¥2,000~¥2,400(依年齡及時段而定)
6個月~11個月嬰兒:平日首60分鐘 ¥400,假日 ¥600,延長每10分鐘 ¥200
景點介紹
ボーネルンドプレイヴィル大阪城公園位於大阪城公園內的森之宮噴泉區域,於2018年5月31日正式開幕,是日本國內第二家プレイヴィル(Playville)設施,由知名兒童教育品牌ボーネルンド(Bornelund)打造。這座結合室內與室外的遊樂場專為6個月至12歲的兒童設計,無論晴天或雨天,都能讓家庭在自然與遊具的環境中,創造難忘的親子時光。這裡不僅是當地家庭日常遊玩的理想地點,也是遊客探索大阪城公園時的絕佳休憩站。設施分為室內遊樂區、戶外遊樂區和創意表達區,針對不同年齡層提供多樣化的遊樂體驗,激發孩子的身體協調、想像力和感官發展。
室內區域按年齡分為三個專區:0~2歲的幼兒區提供柔軟的球池和安全遊具;2~6歲區域有攀爬牆和角色扮演道具;6~12歲區域則有更具挑戰性的運動設施。戶外區域占地727平方米,設有沙坑、水流遊樂區和大型遊具,讓孩子在自然環境中盡情奔跑、探索四季變化。此外,還有以自然與創意為主題的工作坊(需額外付費),讓孩子透過繪畫、黏土等活動發揮創造力。設施內的專業「プレイリーダー」(遊樂引導員)會陪伴孩子,確保安全並提升遊玩樂趣。
🕖10:00~19:00
兒童遊樂場
大阪國際和平中心
Peace Osaka (Osaka International Peace Center)
피스 오사카 (오사카 국제평화센터)
大阪国际和平中心
點擊導航
大阪國際和平中心(ピースおおさか)展覽資訊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2-1
官方網站: https://www.peace-osaka.or.jp
營業時間: 🕖9:30~17:00(最後入館時間16:30)
票價: 成人 ¥250、高中生 ¥150、國中生以下免費、65歲以上及殞地者(需出示證明)免費、20人以上團體享折扣(成人 ¥200、高中生 ¥100)
休館日: 每週一、每月最後一天、國定假日次日、年末年初(12/28~1/4)。若國定假日次日或月末為週日,則順延至週二休館。
展覽簡介
大阪國際和平中心(ピースおおさか)位於大阪城公園內,是一座以和平為主題的博物館,專注於記錄與展示大阪空襲及戰爭相關的歷史資料。中心以「大阪空襲80週年特別企劃展:大阪空襲~80年前的記憶~」(2025年3月1日至7月13日)及「被爆・戰後80年特別企劃展:廣島・長崎原爆與和平展」(2025年8月22日至12月27日)等展覽,透過照片、實物、體驗畫及證言影像,生動呈現戰爭的殞地與和平的珍貴。館內設有防空洞模型、戰後大阪街景展示,以及影像區供觀看紀錄片,讓參觀者尤其是年輕一代能深刻體會戰爭的殞地影響,並思考和平的價值。中心還定期舉辦電影放映會、講座及和平音樂會等活動,吸引親子與學校團體參與,深化和平教育。
歷史背景
大阪國際和平中心於1991年由大阪府與大阪市共同出資設立,旨在紀念大阪空襲的受害者並推廣和平理念。1944年至1945年間,大阪遭受超過50次空襲,其中8次為B-29轟炸機參與的大規模空襲,最後一次發生在1945年8月14日,即日本投降前一天。這些空襲使大阪城公園一帶成為焦土,無數市民失去生命與家園。中心於2015年進行大規模翻新,聚焦「以大阪為中心」、「以兒童視角」及「和平自我反思」的展示方向,確保戰爭記憶不被淡忘。館內「刻之庭」紀念區存放大阪空襲殞地者名簿,以銘板銘記逝者,象徵對和平的祈願。
文化內涵
ピースおおさか透過真實的歷史文物與個人證言,中心讓參觀者感受到戰爭對普通市民的深遠影響,特別是大阪作為二戰時期軍事重地的特殊歷史背景。其展覽強調「和平是每個人的責任」,鼓勵參觀者將和平理念內化為行動,例如參與志願活動或推廣和平教育。中心與廣島、長崎等和平機構合作,舉辦如「廣島・長崎原爆與和平展」,將日本的戰爭記憶置於全球和平對話的框架中,體現「從地方到全球」的和平文化精神。此外,定期舉辦的和平音樂會與親子活動,則以溫暖的方式將和平訊息傳遞給下一代,彰顯日本社會對和解與共存的承諾。
🕖9:30~17:00
戰爭博物館
一番櫓 (第一號望樓)
First Turret (Ichiban Yagura)
이치반 야구라 (제1 망루)
一番橹 (第一号望楼)
點擊導航
大阪城一番櫓
景點資訊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大阪城公園內,南外堀玉造口附近)
景點介紹
大阪城一番櫓位於大阪城公園南外堀的玉造口附近,是大阪城內十處重要文化財之一。這座二層隅櫓以其古樸的白色外牆和堅固的石垣為背景,靜靜訴說著江戶時代的歷史風華。從大阪城公園的森ノ宮站或玉造口進入,沿著南外堀前行,遠遠便可見其屹立於石垣之上,與周圍的綠意和護城河相映成趣。一番櫓不僅是防禦工事,更是大阪城歷史變遷的見證者,吸引無數遊客駐足拍照,感受其獨特的武士時代氛圍。特別公開期間,遊客可進入櫓內,近距離體驗江戶時代的建築工藝與歷史氣息,彷彿穿越回戰國與幕府交替的動盪歲月。
歷史背景
一番櫓建於1628年(寛永5年),是徳川幕府重建大阪城的最後階段工程之一。原本大阪城二之丸南側石垣上,東起至西建有七座隅櫓,名為一番至七番櫓,其中僅一番櫓與六番櫓倖存至今,並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這些櫓最初由豊臣秀吉的正室北政所的娘家木下氏負責建造,木下氏後成為備後日出的大名,其家族刻印「㊍」(丸に木の字)至今仍可在櫓周邊石垣上找到。一番櫓在設計上以防禦為主,東面與南面設有16個窗口和多個射擊用的狹間(現已封閉),並配有石落とし,用以抵禦從玉造口進攻的敵人。櫓於1658~1661年(万治年間)、1668年(寛文8年)及1832年(天保3年)進行過三次修復,其中天保3年的修復規模最大,解體過程中甚至發現了當時的衣物遺跡。二戰期間,一番櫓雖受空襲損傷,但相較於旁邊完全燒毀的二番櫓,得以倖存,成為珍貴的歷史遺跡。
🕖09:00~17:00
重要文化財
豐國神社
Hokoku Shrine
호코쿠 신사
丰国神社
點擊導航
豊國神社 大阪城
地址: 〒540-0002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2-1
官方網站: https://www.osaka-hokokujinja.org/
營業時間: 🕖9:00~17:00(授與所時間,參拜自由;因應疫情,平日可能為10:00~16:00,請提前確認)
門票價格: 參拜免費
景點介紹
位於大阪城公園內二之丸南側的豊國神社,是一座充滿歷史韻味與文化魅力的聖地。這座神社以「出世開運」聞名,吸引無數國內外參拜者前來祈求事業成功與好運。神社坐落於大阪城內,與雄偉的天守閣相輔相成,漫步其中,彷彿能感受到戰國時代的磅礴氣勢與豊臣秀吉的傳奇人生。境內的秀石庭以海洋為主題,獨特的千成瓢箪地割模樣與巨石景觀,讓人沉浸於寧靜而深邃的氛圍。此外,屹立於鳥居前的豊臣秀吉銅像(總高5.2米)是絕佳的拍照地點,吸引遊客駐足留念。春季櫻花盛開時,境內的櫻樹與神社建築相映成趣,令人流連忘返。
歷史背景
豊國神社於明治元年(1868年)由明治天皇下令創建,最初作為京都豊國神社の分社,於1879年在大阪中之島字山崎之鼻(現今大阪市中央公會堂所在地)落成,供奉豊臣秀吉、豊臣秀頼及豊臣秀長三位祭神。明治時期,因大阪城由陸軍省管轄,無法直接於城內建社,直到昭和36年(1961年)才遷至現址——大阪城公園內二之丸,與豊臣秀吉的歷史淵源更加緊密。神社的創建旨在紀念豊臣秀吉對日本統一的卓越貢獻,其傳奇性的出世經歷,從一介農民到天下人,更使神社成為出世開運的象徵。境內的秀石庭於1972年建成,以豊臣秀吉的馬印「千成瓢箪」為設計靈感,象徵大阪作為海洋城市的繁榮與發展。
文化內涵
豊臣秀吉以其非凡的智慧與毅力,從卑微的足輕出身,逐步成為統一日本的霸主,其「出世」故事深深影響日本文化,成為勵志與奮鬥的象徵。神社內的千成瓢箪お守り(護身符)深受參拜者喜愛,據說收藏越多,越能祈求事業順遂,體現了日本民間對成功與機遇的追求。此外,神社每年8月18日舉辦的「太閤祭」,紀念豊臣秀吉的忌日,吸引眾多信眾參與,展現了對歷史英雄的敬仰。神社內珍藏的秀吉像(傳為狩野山楽所繪,重要美術品)以公家裝束與長太刀呈現,融合了武家與禪宗文化的獨特風格,彰顯了豊臣時代的文化輝煌。
🕖9:00~17:00
祈求事業與好運
豐臣秀吉公像
Statue of Lord Toyotomi Hideyoshi
도요토미 히데요시 공 동상
丰臣秀吉公像
點擊導航
豊臣秀吉公像
地址: 〒540-0002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2-1(大阪城 豊國神社內)
景點介紹
豊臣秀吉公像位於大阪城公園內的豊國神社境內,是紀念日本戰國時代傳奇人物——豊臣秀吉的重要地標。這座銅像高聳於神社入口附近,面向大阪城天守閣,彷彿訴說著秀吉當年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銅像以秀吉身著武將服飾、手持軍扇的形象呈現,氣勢恢宏,吸引無數遊客駐足拍照,成為大阪城公園內的熱門打卡點。豊國神社周邊環境寧靜,綠樹環繞,春季櫻花盛開時,更增添了幾分詩意,適合漫步感受歷史氛圍。
歷史背景
豊臣秀吉(1537-1598)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的重要人物,從一介農民出身,憑藉智慧與膽識,逐步成為織田信長的得力部下,並最終實現日本的統一。他於1583年開始在大阪上町台地興建大阪城,作為天下統一的據點。當時的大阪城以其豪華絢爛的設計和堅固的防禦工事被譽為「三國無雙之城」。然而,1615年大阪夏之陣後,豊臣氏滅亡,秀吉一手打造的城池被徳川幕府埋於地下,重建為徳川大阪城。如今的豊臣秀吉公像所在的豊國神社,始建於明治時期(1879年),旨在紀念秀吉、其子秀頼及弟秀長,象徵對豊臣氏歷史功績的追憶。銅像於2007年重建,是第二代秀吉像,取代了原先因戰爭損壞的舊像,體現了大阪市民對這位「太閤大人」的深厚情感。
文化內涵
秀吉從平民到天下人的傳奇經歷,象徵了日本文化中「立身出世」的理想,激勵後人追求夢想與成功。豊國神社內的秀吉像與周邊的桐紋圖案(豊臣氏的象徵)相互呼應,提醒著人們這片土地曾是秀吉實現霸業的中心。每年,許多參拜者來此祈求事業順利與好運,反映了秀吉「出世開運」的文化影響力。此外,銅像所在的豊國神社與大阪城天守閣相輔相成,共同訴說著大阪從戰國到現代的歷史變遷,讓遊客在欣賞景色的同時,深刻感受到日本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延續。
🕖24H
櫻門
Sakuramon Gate
사쿠라몬 (벚꽃 문)
樱门
點擊導航
大阪城桜門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
景點介紹
大阪城桜門位於大阪城本丸的正門,是通往天守閣的必經之路,以其壯麗的歷史建築與周邊的桜花美景聞名。桜門以高麗門形式建造,門兩側的石垣上鑲嵌著巨大的「龍石」與「虎石」,被稱為「龍虎石」,增添了神秘與威嚴的氣息。門內的枡形虎口設有大阪城內最大的巨石「蛸石」,其表面積達59.43平方公尺,約36畳,重量約108噸,令人驚嘆於古代工匠的技藝。每年春季,桜門周邊的桜花盛開,與大阪城天守閣相映成趣,成為關西地區最受歡迎的賞櫻地點之一,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拍照留念。
歷史背景
桜門的歷史可追溯至豐臣秀吉於1583年建造的大阪城,當時門附近因有桜花馬場而得名「桜門」。然而,1615年大坂夏之陣後,豐臣時代的城郭遭破壞,徳川幕府於1620年至1630年間重建大阪城,桜門亦於寛永元年(1624年)左右建成。1868年明治維新時,桜門因大火半燒,後於1887年由舊陸軍依徳川時代的高麗門形式重建,門扉金具上刻有「MIDDLE SBRO DORMAN LON & CO」,顯示其使用英國進口材料,體現了明治時代的技術融合。雖然桜門為明治重建,但因其忠實還原徳川時代風格,仍被列為日本重要文化財。戰後,門兩側的土塀因1950年颱風倒塌,於1969年修復至今。
文化內涵
其名稱源於豊臣時代的桜花馬場,寄託了日本人對桜花的深厚情感,象徵生命之美與短暫。門兩側的龍虎石蘊含中國古代四神思想,東側青龍(龍石)與西側白虎(虎石)寓意守護與力量,增添了神秘的文化色彩。據江戸時代《金城聞見録》記載,雨天時龍虎石上會浮現龍與虎的圖案,雖未經現代驗證,但這一傳說為桜門增添了浪漫傳奇。作為大阪城本丸的正門,桜門見證了豊臣秀吉的霸業、徳川幕府的權威以及明治時代的變革,是日本歷史與文化的縮影。
🕖09:00~17:00
櫻門枡形巨石
Giant Stones of the Sakuramon Masugata Square
사쿠라몬 마스가타의 거석
樱门枡形巨石
點擊導航
桜門枡形の巨石(蛸石)
地址: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大阪城公園內)
景點介紹
桜門枡形の巨石,又稱「蛸石」,是大阪城公園內最具代表性的巨石景觀之一,位於大阪城本丸南端的桜門(重要文化財)枡形區域。作為大阪城內最大的石頭,蛸石以其驚人的尺寸和獨特的外觀吸引無數遊客。這塊巨石表面積約36畳(約59.43平方公尺),重達108噸,縱5.5公尺、橫11.7公尺、厚0.75公尺,堪稱大阪城石垣的瑰寶。站在蛸石前,遊客不僅能感受到其壓倒性的存在感,還能領略大阪城作為日本歷史名城的雄偉氣勢。巨石表面因氧化作用呈現茶褐色,與周圍的花崗岩石垣形成鮮明對比,彷彿訴說著數百年的歷史滄桑。
歷史背景
大阪城最初由豐臣秀吉於1583年創建,但現存的石垣和巨石,包括蛸石,則多為德川幕府於1629年(寬永6年)重建大阪城時所建。這些巨石並非僅為了結構穩固,更承載了象徵權威與力量的意義。據記載,大阪城石垣使用了超過50萬塊石頭,其中桜門枡形因其作為本丸正門的戰略重要性,選用了尤為壯觀的巨石。蛸石的命名由來據說與其形狀類似章魚(日文「蛸」)有關,雖然具體原因已無從考證,但這一稱呼為其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這些巨石被稱為「鏡石」,旨在通過其宏偉的外觀震懾來訪者,彰顯城主的權勢。
🕖09:00~17:00
MIRAIZA 大阪城
MIRAIZA OSAKA-JO
미라이자 오사카성
MIRAIZA 大阪城
點擊導航
ミライザ大阪城 (MIRAIZA OSAKA-JO)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 ミライザ大阪城
營業時間:🕖9:00~22:00(部分店鋪及設施時間可能不同,建議確認官方資訊)
特色介紹
ミライザ大阪城位於大阪城本丸廣場,是一座將歷史建築與現代商業完美融合的複合式商場。這座建築原為1931年建造的舊陸軍第四師團司令部廳舍,保留了羅馬式建築風格的宏偉外觀,內部則被改造成集餐飲、購物與文化體驗於一體的熱門景點。商場以大阪城天守閣為背景,提供獨特的消費體驗,遊客可一邊欣賞歷史遺跡,一邊享受美食與購物的樂趣。屋頂的「BLUE BIRDS ROOF TOP TERRACE」是其一大亮點,提供燒烤與塔帕斯料理,同時可近距離眺望大阪城天守閣(冬季12月至2月休業)。此外,地下層的「海洋堂フィギュアミュージアム」展示超過3,000件日本流行文化的精緻模型,吸引動漫與模型愛好者前來朝聖。
樓層介紹
- 屋頂:「BLUE BIRDS ROOF TOP TERRACE」,提供燒烤與塔帕斯料理,享有絕佳的大阪城天守閣景觀,營業時間為🕖11:00~22:00(最後點餐20:00)。
- 3樓:「THE LANDMARK SQUARE OSAKA Restaurant RASPBERRY with MOON BAR」,提供高級法式融合料理,適合追求精緻用餐體驗的遊客,營業時間為🕖17:00~22:00。
- 2樓:「THE LANDMARK SQUARE OSAKA crossfield with TERRACE LOUNGE」,提供現代義大利料理,氛圍優雅,營業時間為🕖11:00~15:30(午餐)及🕖16:30~22:00(晚餐)。
- 1樓:設有「Tully's Coffee」咖啡廳,提供輕鬆的用餐環境,以及販售大阪特色紀念品的商店,還有「大阪城『本陣』」餐廳,營業時間為🕖9:00~17:30,供應大阪傳統小吃。
- 地下1樓:「海洋堂フィギュアミュージアム ミライザ大阪城」,展示動漫、特攝及生物等各類模型,並設有免費的商店區,販售海洋堂最新模型與紀念品,營業時間為🕖10:00~18:00。
歷史背景
ミライザ大阪城所在的建築建於1931年,最初作為陸軍第四師團司令部廳舍,與大阪城天守閣同期興建,均為昭和天皇即位紀念事業的一部分,由大阪市民捐款資助。其羅馬式建築風格,搭配對稱的圓柱塔樓與華麗的內部裝飾,展現出濃厚的中世紀歐洲城堡氛圍。戰後,這座建築曾先後作為大阪市警視廳、大阪府警本部及大阪市立博物館使用,至2001年博物館遷出後閒置。2017年,經過大阪城公園管理公司的翻新,這座歷史建築轉型為現代複合商場,保留了原始的紅地毯樓梯、彩色玻璃窗及豐臣家瓢箪標誌等特色元素,成為歷史與現代的交匯點。
🕖9:00~22:00
複合式商場
海洋堂公仔博物館
Kaiyodo Figure Museum
가이요도 피규어 뮤지엄
海洋堂手办博物馆
點擊導航
海洋堂模型博物館 ミライザ大阪城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 ミライザ大阪城 地下1階
官方網站: https://www.ryuyukan-miraiza.net/
營業時間: 🕖9:30~17:30(最後入場時間為閉館前30分鐘)
票價: 成人 ¥1,500、中小學生 ¥800、幼兒(4歲以上)¥500
展覽簡介
海洋堂模型博物館 ミライザ大阪城位於大阪城天守閣前的歷史建築「ミライザ大阪城」內,於2022年12月12日盛大開幕。這座博物館由日本知名模型製作公司「海洋堂」打造,展示超過3,000件精巧模型,分為10個主題區域,涵蓋特攝、動漫角色、生物、文化藝術等多樣題材。從掌心大小到真人尺寸的模型,以及海洋堂獨創的盒裝場景(ボックスジオラマ),讓參觀者沉浸於精緻的造型藝術世界。此外,館內免費區域設有紀念品商店及超過100種的扭蛋機,深受國內外遊客喜愛。博物館以「透過模型傳遞日本流行文化的魅力」為宗旨,將日本動漫與傳統文化的精髓推向全球。
歷史背景
海洋堂自1964年成立以來,以其精湛的模型製作技術聞名,引領了食玩、扭蛋及模型文化的熱潮。從早期的手工製作到如今的高精度模型,海洋堂不僅在日本國內掀起多次模型熱潮,更在國際間獲得高度評價,被視為「酷日本(Cool Japan)」的代表之一。海洋堂模型博物館 ミライザ大阪城是繼滋賀縣長濱的黑壁博物館後,第二座以海洋堂模型為主題的常設展覽場館。選擇在歷史悠久的大阪城旁設立,不僅呼應大阪作為日本文化中心的地位,也為這座充滿歷史感的建築注入現代流行文化的活力。館內展示手法獨特,採用框架式陳列與精心設計的燈光效果,讓每件模型更顯生動,營造沉浸式體驗。
文化內涵
展覽前半部聚焦於動漫與特攝角色,如《哥斯拉》、《新世紀福音戰士》等,這些作品代表了日本流行文化的全球影響力;後半部則展示生物、歷史與藝術模型,例如栩栩如生的恐龍模型與佛像雕塑,體現日本對自然與傳統文化的尊重。這種多元化的展示方式,讓參觀者不僅能感受到動漫文化的趣味,還能透過模型窺見日本歷史與藝術的細膩之處。博物館將流行文化與傳統元素結合,吸引不同年齡層與背景的遊客,成為大阪旅遊中兼具娛樂與教育意義的獨特景點。
🕖9:30~17:30
海洋堂模型博物館
可使用周遊劵(詳細請看官網)
周遊劵
周官網
TIME CAPSULE EXPO'70 (萬國博覽會時光膠囊)
TIME CAPSULE EXPO'70
타임캡슐 EXPO'70
TIME CAPSULE EXPO'70 (万国博览会时光胶囊)
點擊導航
タイム・カプセル EXPO'70 展覽資訊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大阪城公園本丸跡)
官方網站: Panasonic タイム・カプセル EXPO'70
營業時間: 🕖24小時(大阪城公園全天開放,タイム・カプセル EXPO'70 為戶外展示,無特定開放時間)
票價: 免費(大阪城公園免費入場,タイム・カプセル EXPO'70 無需門票)
展覽簡介
タイム・カプセル EXPO'70 是為了紀念1970年日本萬國博覽會(大阪万博)而創建的一項獨特文化項目,位於大阪城公園本丸跡地下15米處。這項由每日新聞社與松下電器(現為 Panasonic)共同策劃的計畫,將20世紀的文化遺產封存於兩個特殊設計的時間膠囊中,旨在將人類的智慧與文明傳遞給5000年後的未來世代。地上部分的標誌性圓形金屬結構,彷彿一座通往未來的橋樑,吸引無數遊客駐足拍照,成為大阪城公園的獨特地標之一。展覽不僅是對1970年代人類進步的回顧,更是對未來世代的深情寄語,承載著對和平與繁榮的期盼。
歷史背景
1970年,日本萬國博覽會以「人類的進步與和諧」為主題,在大阪千里丘陵盛大舉行。作為當時全球矚目的盛事,松下電器在會場內的松下館以「傳統與開發」為主題,展示了タイム・カプセル EXPO'70 的概念。為了將20世紀的文化與科技成就永遠保存,製作了四個時間膠囊,其中兩個於1971年3月15日埋設於大阪城公園本丸跡地下15米處。第一個膠囊(1號機)預定於6970年開封,;第二個膠囊(2號機)則於2000年首次開封檢查,並計畫每隔100年開封一次,直到6970年。這項計畫由文部省(現為文部科學省)負責管理,確保膠囊的長期保存與傳承。選擇大阪城作為埋設地點,是因為其穩定的地質條件與特別史跡的地位,免受城市開發影響,象徵著歷史與未來的交融。
文化內涵
膠囊內收納了2098件物品,涵蓋自然科學、社會、藝術與其他領域,包括當年的報紙、雜誌、錄音帶、種子、原子彈爆炸遺物等,完整記錄了20世紀人類的生活與文化。這些物品經過特殊殺菌與密封處理,儲存在充滿惰性氣體的堅固不銹鋼容器中,展現了當時科技的極致追求。計畫背後蘊含的「人類的進步與和諧」理念,呼應了大阪万博的精神,表達了對未來和平與繁榮的信念。同時,這項展覽啟發了日本乃至全球的時間膠囊文化,許多學校與機構紛紛效仿,將當代的記憶封存,傳遞給後世。站在タイム・カプセル EXPO'70 前,人們不僅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更被激發對未來的無限想像,成為連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文化橋樑。
🕖24H
時空膠囊預定於6970年開封,保存5000年
大阪城天守閣
Osaka Castle Main Tower
오사카성 천수각
大阪城天守阁
點擊導航
大阪城天守閣
大阪城天守閣是大阪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位於大阪城公園中央,以其金碧輝煌的外觀與深厚的歷史背景吸引無數遊客。這座高聳於藍天的天守閣不僅是戰國時代的象徵,更承載了日本歷史的滄桑變遷,堪稱日本三大名城之一。
基本資訊
-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番1號
- 官方網站:https://www.osakacastle.net/
- 營業時間:🕖09:00~17:00(最終入館時間16:30;櫻花季、黃金週、暑假可能延長開放時間,12月28日至翌年1月1日休館)
- 門票價格:成人 ¥1,200、大學生/高中生 ¥600、中學生以下免費(大阪周遊卡可免費入場)
景點介紹
大阪城天守閣以其壯觀的建築風格與金色裝飾聞名,屋頂上的金箔鯱(傳說中的魚形怪獸)、欄杆下的金色伏虎以及綠瓦白牆的經典設計,散發出濃厚的戰國時代氣息,被譽為「金城」或「錦城」。天守閣共五層八樓,高約55公尺,頂層的八樓設有展望台,可360度俯瞰大阪市全景,從繁華市區到遠方的山巒,景色令人心曠神怡。內部作為歷史博物館,展示約一萬件珍貴文物,包括豐臣秀吉的遺物、戰國武將的書信、盔甲、刀劍以及大阪城相關的歷史資料,讓遊客深入了解戰國時代的輝煌與動盪。此外,館內一樓與八樓設有紀念品商店,提供大阪城限定商品,如復刻武士頭盔模型與特色紀念品,讓遊客能將這份歷史記憶帶回家。
歷史背景
大阪城天守閣的歷史始於1583年,由戰國名將豐臣秀吉下令興建,作為統一日本的根據地。1585年完工的天守閣曾是當時日本最具權勢的象徵,然而1615年大阪夏之陣中,隨著豐臣氏的滅亡,天守閣被燒毀。1620年,德川幕府重建大阪城,但1665年因雷擊再次燒毀,此後長達266年未有天守閣。現今的天守閣建於1931年,由大阪市民捐款約150萬日圓(相當於今日約750億日圓)復興,採用鐵筋混凝土結構,外觀參考大阪夏之陣屏風圖,重現豐臣時代的輝煌樣貌。1997年,天守閣進行大規模整修,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國家登錄有形文化財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天守閣採用懸浮工法建造,重量約11,000噸的建築僅以鐵柱支撐,保護了底下的德川時代石垣,展現了近代建築技術與歷史保護的完美結合。
文化內涵
豐臣秀吉以大阪城為中心,結束了百年戰亂,開啟統一日本的霸業,其豪華的金色裝飾象徵了桃山時代的繁榮與權勢。德川幕府的重建則反映了江戶時代的統治理念,石垣上的刻印石與巨大的蛸石(高5.5公尺、寬11.7公尺的巨石,因紋路似章魚而得名)訴說著各地大名的貢獻與勞動。天守閣內的文物展覽,如戰國合戰圖屏風與武士盔甲,讓遊客感受到武士文化的榮耀與忠義。此外,每年正月舉辦的「ちょろけん大神樂」活動,重現江戶時代的街頭藝人表演,增添了大阪城作為文化傳承中心的活力。對於喜愛歷史與文化的旅人來說,大阪城天守閣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程,讓人深刻體會日本從戰亂走向和平的歷史脈絡。
旅遊小貼士
- 建議搭乘大阪地鐵至谷町四丁目站(步行約14分鐘)或JR大阪城公園站抵達,沿途可欣賞大阪城公園的櫻花或梅林美景。
- 館內提供免費語音導覽(中文、英文、日文、韓文),可於9:00~17:00租借,數量有限,建議提早申請。
- 因館內空間有限,禁止攜帶嬰兒車入內,但可於入口處免費寄放。
- 八樓展望台人潮較多,建議避開櫻花季或假日高峰時段參觀。
🕖09:00~17:00
大阪周遊卡可免費入場
大阪城的歷史與沿革
大阪城是日本歷史上一個重要的地標,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世紀,歷經多次興建、毀壞與重建。這座城堡不僅是權力的象徵,也見證了日本從戰國時代邁向統一的過程。
豐臣秀吉的時代:權力與輝煌
大阪城最初是在1583年由豐臣秀吉所建造。當時的日本處於混亂的戰國時代,秀吉在打敗強敵後,為了展現其統一日本的決心與力量,選擇在原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興建城堡。這座城堡在當時被稱為「大坂城」,規模宏大、防禦堅固,是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城堡。
豐臣秀吉將這裡作為他的權力中心,並在城內設立了宏偉的天守閣,據說天守閣內部金碧輝煌,處處彰顯著豐臣家的財富與榮耀。然而,秀吉在1598年逝世後,豐臣家與德川家康的矛盾日益加劇。
天正11年 (1583年): 豐臣秀吉於石山本願寺舊址開始修築大阪城。
天正13年 (1585年): 初代天守閣完工。
慶長3年 (1598年): 豐臣秀吉逝世。隔年,其嫡子秀賴進入大阪城。
慶長5年 (1600年): 關原之戰中,東軍(德川方)取得勝利。
慶長8年 (1603年): 德川家康被任命為征夷大將軍,江戶幕府成立。
大阪夏之陣:豐臣家的殞落
1614年和1615年,德川家康發動了兩次針對豐臣家的戰役,史稱「大阪冬之陣」和「大阪夏之陣」。儘管豐臣家奮力抵抗,最終仍在1615年的大阪夏之陣中戰敗,豐臣秀吉的兒子豐臣秀賴自盡,豐臣家滅亡。這場戰爭結束了日本長期的戰亂,並為德川幕府的統治奠定了基礎。
大阪城在大阪夏之陣中被徹底燒毀,豐臣家所建造的城堡也隨之消失。
慶長19年 (1614年): 家康下令討伐豐臣家,「大阪冬之陣」爆發。
慶長20年 (1615年): 「大阪夏之陣」中,大阪城陷落。豐臣家滅亡,松平忠明成為大阪藩主。
德川幕府的重建:統治的象徵
在豐臣家滅亡後,德川家康命令重新建造大阪城。這次的重建不僅是修復,而是將城堡完全改造成德川家的樣式,並用巨大的石垣將豐臣時代的遺跡掩埋。德川時代的大阪城規模甚至超越了豐臣時代,被視為德川幕府控制日本的重要軍事據點與象徵。
然而,1665年,德川時代的天守閣因為遭到雷擊而焚毀,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未曾重建。大阪城僅剩下石垣和城門等建築,作為一個軍事要塞繼續存在。
寬永3年 (1626年): 德川幕府進行重建,第2代天守閣完工。
寬文5年 (1665年): 天守閣因雷擊而燒毀。
- 慶應4年 (1868年): 在幕末的混亂中,城內幾乎所有建築物皆被燒毀,後移交給新政府軍。
近代的轉變與重建
進入明治時代後,大阪城被收歸國有,並成為日本陸軍的用地。在二戰期間,由於大阪城周邊設有軍事設施,它成為美軍空襲的目標,導致許多建築被炸毀,只剩下少數城門和箭樓倖存。
到了1931年,在大阪市民的熱心捐款下,第三代天守閣正式重建。這座天守閣不僅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內部還設置了電梯,並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這也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大阪城天守閣。
二戰後,大阪城周邊被規劃為大阪城公園,而天守閣也經過多次修復和翻新,成為大阪最受歡迎的觀光景點之一。它不僅是大阪的象徵,也見證了日本歷史上從戰國走向統一,再經歷近代化的滄桑變遷。
- 明治初期: 大阪城舊址成為陸軍用地,設立了軍需工廠及大阪砲兵工廠。
昭和6年 (1931年): 透過市民的捐款,第3代天守閣得以重建。內部成為鄉土資料館,城內一部分區域被規劃為公園。
昭和20年 (1945年): 太平洋戰爭結束,軍事用地被美軍接收。
昭和23年 (1948年): 美軍的接收狀態解除,大阪城公園再次進行整修。
平成9年 (1997年): 大阪城被指定為國家「特別史蹟」。自平成7年(1995年)開始的整修工程結束,並被登錄為國家的「登錄有形文化財」。
天守閣樓層介紹
以下是各樓層的主要介紹:
- 1樓:入口處博物館商店
- 設有服務台,提供多國語言的語音導覽租借服務。
- 這裡有紀念品商店,販售著各種與大阪城和豐臣秀吉相關的原創商品,非常適合作為伴手禮。
for https://www.osakacastle.net/
- 2樓:大阪城資訊區與試穿體驗
- 介紹大阪城相關的歷史與知識。
- 最受歡迎的區域,可以體驗試穿戰國武將的頭盔和陣羽織,並拍照留念。費用: 1次 ¥500
- 3樓、4樓:特別企劃展
- 這兩層樓會不定期舉辦不同的主題展覽,內容每兩個月左右會更換一次。
- 展覽品多為與豐臣秀吉和戰國時代相關的歷史文物。
黃金茶室 (原尺寸大模型)
將豐臣秀吉所打造,牆壁、柱子、天花板甚至茶具都由黃金製成的「黃金茶室」,以原尺寸大小忠實重現。
for https://www.osakacastle.net/
- 請注意: 這兩層樓禁止拍照。
- 5樓:大阪夏之陣屏風世界
- 以動態全景影像方式展示著名的生動解說「大阪夏之陣」屏風畫。
- 透過307個精緻的模型和人偶,重現1615年大阪夏之陣真田幸村隊與松平忠直隊這場激烈戰役的場景。

- 6樓:
- 此樓層不對外開放。
- 7樓:豐臣秀吉的生涯
- 透過立體模型與多媒體投影,生動地介紹豐臣秀吉從平凡農民到統一天下的傳奇人生。
- 8樓:展望台
- 這是天守閣的頂層,海拔55公尺。屋頂上的金色「鯱」(虎頭魚身的神獸)是絕佳的拍照點。
- 可以從這裡360度欣賞大阪市的壯麗景色,包括大阪城公園、西之丸庭園,以及大阪市區的摩天大樓群。
- 此外,展望台周邊還有紀念品店。
豐臣石垣館
Toyotomi Stone Wall Museum
도요토미 이시가키칸 (석벽 박물관)
丰臣石垣馆
點擊導航
大阪城 豐臣石垣館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大阪城天守閣東南側約60公尺處)
官方網站: https://www.osakacastle.net/
營業時間: 🕖9:00~18:00(最後入館時間17:30)
展覽簡介
大阪城豐臣石垣館是一座專為展示豐臣秀吉所建初代大坂城石垣的展覽設施,於2025年4月1日正式開放。位於大阪城天守閣東南側,這座地下展覽館讓遊客得以近距離觀賞埋藏約400年的豐臣時期石垣,感受其歷史魅力與建築之美。館內分為地上與地下兩層,地上設有導覽室與劇院室,透過圖文與影像介紹石垣的發現過程及豐臣、德川兩時期大阪城的不同風貌;地下展示廳則展現真實的石垣遺跡,帶領遊客穿越時空,體驗日本戰國時代的歷史轉換點。這不僅是一場視覺與知識的饗宴,更是探索大阪城深厚歷史底蘊的絕佳機會。
歷史背景
豐臣秀吉於1583年開始興建大坂城,作為其天下統一的根據地,這座被譽為「三國無雙」的城堡以其豪華壯麗與堅固防禦聞名。城內的「詰ノ丸」區域是秀吉及其家族的私人生活空間,堪稱城中最核心的地帶。然而,1615年大坂夏之陣中,豐臣氏敗於德川幕府,初代大坂城被摧毀。德川幕府為抹去豐臣氏的影響力,將其石垣埋入地下,並在其上建造新的德川大坂城。此後,豐臣時期的石垣沉睡地下長達數世紀,直至1984年(昭和59年)考古發掘才重見天日。這些石垣上仍保留著大坂夏之陣時的燒痕,見證了戰爭的激烈與時代的變遷。2013年起,大阪市啟動「豐臣石垣公開項目」,歷經12年努力,終於在2025年建成這座展覽館,讓世人得以一窺這段被掩埋的歷史。
文化內涵
石垣採用「野面積」技法,石塊未經精細加工,卻展現出粗獷而穩固的美學,反映了戰國時代的實用主義與力量象徵。這些石垣不僅是建築遺跡,更是豐臣氏興衰的見證,訴說著日本從戰亂走向統一的歷史進程。展覽館透過現代科技與考古成果,將這段歷史以生動的方式呈現,讓遊客在觀賞石垣的同時,感受到大阪作為日本歷史文化中心的獨特魅力。此外,館內的市民募資銘板彰顯了大阪市民對文化傳承的熱情,體現了「民」的力量在歷史保存中的重要角色。
🕖9:00~18:00
石山若宮三吉大明神
Ishiyama Wakamiya Sankichi Daimyojin Shrine
이시야마 와카미야 산키치 다이묘진
石山若宫三吉大明神
點擊導航
石山若宮三吉大明神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2-1(大阪城公園內)
官方網站: 無專屬官方網站,可參考大阪城公園官方網站 https://www.osakacastlepark.jp
營業時間: 🕖全天開放(大阪城公園範圍內,參觀建議時間為09:00~17:00)
門票價格: 免費(大阪城公園免費入園,進入天守閣需另購票,大人600日圓,中小學生免費)
景點介紹
石山若宮三吉大明神位於大阪城公園內,是一座隱藏在歷史名城陰影下的小型神社,卻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意義。這座神社位於大阪城玉造門南側,環境寧靜,四周環繞著蒼翠的樹木與古樸的石牆,彷彿訴說著過往的戰火與和平。雖然規模不大,但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讓它成為遊覽大阪城時不容錯過的景點之一。遊客在參觀宏偉的天守閣或漫步櫻花盛開的西之丸庭園後,可順道來此感受片刻的寧靜與歷史的沉澱。
歷史背景
石山若宮三吉大明神建於明治元年(1868年),是為了紀念在戊辰戰爭中於大阪城內自害的幕府軍士兵而設立。當時,大阪城在戰亂中燃燒,許多幕府軍士兵選擇留守不逃,以身殉職。薩摩藩與長州藩為表彰這些士兵的忠義,共同出資修建了這座神社,命名為「若宮三吉大明神」。其名稱中的「三吉」象徵吉祥與和平,寄託了對戰爭逝者的追悼與對和平的祈願。神社所在的區域曾是石山本願寺的推定地,這片土地在戰國時代是淨土真宗的重要據點,後由豐臣秀吉選為築城之地,成為今日大阪城的基礎。這種歷史的層疊使得神社不僅是紀念地,更是日本戰爭與和平交替的縮影。
文化內涵
石山若宮三吉大明神神社的存在提醒人們戰爭的殞地如何轉化為和平的象徵,這與日本傳統中「和」的精神相呼應。雖然規模小巧,但其背後的故事與大阪城這座日本三大名城之一的歷史交織,展現了從戰國時代的動盪、石山本願寺的宗教抗爭,到幕末戰爭的轉型,日本歷史的多元面向。遊客在參拜時,可以感受到日本文化中對逝者的尊重,以及在歷史變遷中追求和解與共存的深刻意涵。這座神社也吸引了對日本幕末歷史或戰爭文化有興趣的訪客,讓人得以在靜謐的環境中反思過去與現在的連結。
🕖24H
刻印石廣場
Inscribed Stone Square
고쿠인세키 히로바 (각인석 광장)
刻印石广场
點擊導航
刻印石廣場(大阪城)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地內(大阪城公園內)
營業時間: 🕖全天開放(戶外景點,無特定時間限制)
門票價格: 免費
景點介紹
刻印石廣場位於大阪城公園內,是一個充滿歷史韻味的戶外展示空間,專門用於展示大阪城石垣建造過程中刻有各藩大名標記的「刻印石」。這些刻印石是大阪城築城400週年(1983年)紀念活動的一部分,為了讓遊客更深入了解大阪城石垣的建造歷史與文化價值而設立。廣場位於大阪城天守閣北側,靠近極樂橋,石頭上刻有各藩大名的家紋、記號或文樣,這些石頭來自石垣修復工程或周邊出土文物,數量多達數萬個,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氛圍。遊客可以近距離觀察這些刻印石,甚至觸摸,感受古代石工與大名們留下的痕跡。廣場旁還有詳細的說明板,介紹刻印石的由來與意義,讓人彷彿穿越回德川時代的築城現場。
歷史背景
大阪城的石垣建造始於元和至寛永年間(1620年~1629年),由德川幕府動員西日本69個藩的大名負責。當時,各藩大名被分配特定區域的石垣工程,為了標記自己的貢獻,他們在運來的巨石上刻下家紋、記號或人名,這些石頭被稱為「刻印石」。這些刻印石不僅是工程管理的標記,更是當時大名之間競爭與榮譽的象徵。現存的大阪城石垣幾乎全部為德川時代所建,豐臣秀吉時代的石垣多已埋於地下(部分正在進行「豐臣石垣公開項目」挖掘)。刻印石廣場於1983年為紀念大阪城築城400週年而設立,展示的石頭多來自修復工程中撤下的石材或周邊河道出土的文物,成為研究大阪城歷史與石垣建造技術的珍貴史料。
文化內涵
刻印石廣場每塊刻印石上承載的家紋與記號,訴說著大名們對權力與榮譽的追求,以及當時石工們精湛的工藝技術。這些石頭見證了大阪城從豐臣秀吉的輝煌到德川幕府重建的歷史變遷,反映了日本封建制度的嚴密組織與分工。廣場所在的山里丸一帶,據傳是豐臣秀吉時代的茶會場所,千利休等茶道大師曾在此與秀吉共賞茶藝,增添了文化層次。此外,廣場附近還有「豐臣秀賴・淀殿自刃之地」石碑,提醒著遊客大阪夏之陣的悲劇,增添了歷史的厚重感。刻印石廣場以其獨特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內涵,成為大阪城公園內不可錯過的景點,讓遊客在欣賞自然美景的同時,深入探索日本歷史的脈絡。
🕖24H
秀頼・淀殿等自盡之地
Site of Suicide of Hideyori, Yodo-dono and others
히데요리·요도도노 등 자결한 터
秀赖·淀殿等自尽之地
點擊導航
秀頼・淀殿ら自刃の地
位於大阪城公園內的「秀頼・淀殿ら自刃の地」是一處充滿歷史滄桑的紀念碑,紀念1615年大坂夏の陣中,豐臣秀賴與其母淀殿及眾多家臣在此自盡的悲劇時刻。這座碑位於大阪城山里丸一角,靜靜訴說著豐臣氏的興衰與日本戰國時代的終結。
-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番1號(大阪城公園內山里丸)
景點介紹
「秀頼・淀殿ら自刃の地」碑位於大阪城公園內的山里丸,距離天守閣僅數步之遙,卻因其隱秘位置,常被匆忙的遊客忽略。這座由大阪市於1997年(平成9年)建立的紀念碑,標誌著1615年大坂夏の陣中,豐臣秀賴、淀殿及約30名家臣在此處自盡的歷史現場。碑旁有一塊刻印石廣場,展示著當年各大名為建造大阪城而運來的巨石,石上雕刻的家紋訴說著戰國時代的輝煌與無常。碑文簡潔卻沉重,提醒著每一位到訪者,這片土地曾見證了一個時代的終結。雖然地點略顯偏僻,卻因其靜謐而更顯肅穆,常有鮮花供奉,寄託後人對這段悲劇的追思。
歷史背景
1615年5月8日(舊曆),大坂夏の陣進入最終階段,德川家康率領的軍隊攻破大阪城,城內烈焰沖天,豐臣氏的最後堡壘岌岌可危。豐臣秀賴,作為太閤豐臣秀吉的嫡子,自幼承載家族復興的希望,卻在這場戰役中無力回天。其母淀殿,織田信長之妹お市の方之女,作為豐臣家的精神支柱,與秀賴共同退守山里丸的唐物倉(一說為朱三櫓)。他們曾寄望於秀賴之妻、德川家康孫女千姫的助命請願,但最終未被接受。面對絕境,秀賴與淀殿選擇放火自盡,與大野治長、毛利勝永等忠臣共約30人一同殞地,標誌著豐臣氏的徹底滅亡。這場悲劇不僅終結了戰國時代的遺緒,也為德川幕府的長期統治鋪平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自盡地點,史料記載不一,如《駿府記》提及二の丸帯曲輪,《井伊家、藤堂家記錄》提及糒櫓等,但山里丸的唐物倉說法最為普遍,因此大阪市選擇在此立碑紀念。1980年(昭和55年),大阪城二の丸遺址出土一具20多歲男性的頭蓋骨,疑為秀賴所有,現供奉於京都清涼寺的首塚,增添了這段歷史的神秘色彩。
文化內涵
「秀頼・淀殿ら自刃の地」是日本戰國時代終結的象徵。豐臣秀賴與淀殿的故事,蘊含了忠義、家族與命運的深刻主題。淀殿作為戰國「三姉妹」之一(茶々),其堅毅與悲劇性令人動容。她曾目睹母親お市の方與柴田勝家在北庄城自盡的場景,這段記憶或許影響了她在最終時刻對千姫的叮囑:「活下去,傳承豐臣家的記憶。」這種對生命與傳承的執著,體現了日本文化中對「義」與「名」的追求。同時,這處遺址也提醒著後人,戰爭的殞地背後,是無數家族的離散與犧牲,呼喚和平與反思。碑旁常見的鮮花,則是當代日本人對歷史記憶的溫柔延續。
對於喜愛歷史的旅人,這裡是探尋戰國時代尾聲的絕佳地點。靜靜佇立於碑前,彷彿能聽見當年刀劍交錯與烈焰燃燒的回響,感受日本歷史轉折的厚重與蒼涼。
🕖24H
極樂橋
Gokurakubashi Bridge
고쿠라쿠바시 (극락교)
极乐桥
點擊導航
大阪城極樂橋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
景點介紹
大阪城極樂橋位於大阪城公園內,是通往大阪城本丸的唯一橋樑,橫跨內堀,連接山里丸與本丸區域。站在橋中央,抬頭即可欣賞大阪城天守閣的雄偉身影,橋身兩側的石垣與護城河相映成趣,構成絕佳的攝影點,吸引無數遊客駐足拍照。特別是在春季櫻花盛開時,極樂橋與周邊的櫻花林相得益彰,成為大阪城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之一。橋面採用鐵筋混凝土建造,但兩端以木質材料裝飾,保留了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之美。從橋上還可俯瞰內堀,偶爾能看到鴨子悠遊水中,增添一抹自然趣味。
歷史背景
極樂橋的歷史可追溯至大阪城的起源,其名稱源自大阪城所在地曾為石山本願寺的遺址。石山本願寺是淨土真宗的寺院,供奉阿彌陀如來,極樂橋因此被命名為通往「極樂淨土」的象徵橋樑。據記載,豐臣秀吉於1596年(慶長元年)建造了最初的極樂橋,作為大阪城北丸與二丸之間的廊下橋。這座橋當時極盡奢華,據葡萄牙宣教師盧伊斯·弗洛伊斯(Luis Frois)記述,橋身以木造為基底,施以漆藝、金箔與寶石裝飾,雕刻精美,長約50公尺,陽光下閃耀奪目,彰顯秀吉的權勢與財力。然而,秀吉去世後(1598年),這座橋於1600年被拆解,部分構件移建至京都的豐國神社,後於1602年再移至滋賀縣琵琶湖的竹生島寶嚴寺,成為現存的國寶唐門,保留了豐臣時代的輝煌遺跡。
隨後的大阪城經歷了德川幕府的重建,極樂橋於大坂夏的陣(1615年)後被埋沒,幕末戊辰戰爭(1868年)時又遭燒毀。現今的極樂橋建於1965年,雖然外觀較江戶時代的橋樑窄約3公尺,但其位置與功能依然承襲歷史傳統,成為大阪城的重要地標之一。幕末時期拍攝的濕版攝影中,極樂橋與山里門、多聞櫓的景象被記錄下來,這些珍貴影像為研究大阪城歷史提供了重要線索。
🕖24H
本丸日本庭園
Honmaru Japanese Garden
혼마루 일본 정원
本丸日本庭园
點擊導航
本丸日本庭園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大阪城公園內本丸區域)
營業時間:🕖09:00~17:00(最終入場16:30,3月至10月);🕖09:00~16:30(最終入場16:00,11月至2月);櫻花季期間可能延長至21:00
景點介紹
本丸日本庭園位於大阪城公園的核心區域——本丸,是一座以大阪城天守閣為借景的池泉回遊式庭園。這座庭園以其靜謐的氛圍和精緻的造景設計,吸引無數遊客駐足。庭園中央設有面積約300坪的鶴翼形池塘,四周環繞蒼翠樹木,池水倒映著天守閣的雄偉身影,尤其在紅葉季節,楓葉與天守閣相映成趣,成為攝影愛好者的熱門打卡點。從池塘南側望去,天守閣融入庭園景致,展現出和諧的日式美學,讓人彷彿置身於江戶時代的靜謐畫卷。庭園內的小徑蜿蜒,適合悠閒漫步,感受大阪城歷史與自然的交融之美。
歷史背景
本丸日本庭園創建於1931年(昭和6年),與大阪城天守閣的復興工程同步進行,由大阪市精心打造。當時,庭園作為本丸內紀州御殿的附屬庭園而設計,紀州御殿原為和歌山城二之丸的建築,於明治時代移建至大阪城本丸,但不幸於1947年(昭和22年)因火災燒毀,僅留庭園至今。江戶時代,本丸是大阪城的政治中心,設有本丸御殿,作為幕府治理的樞紐,而非紀州御殿或日本庭園所在地。庭園的設計靈感源於日本傳統造園技藝,中央的鶴翼形池塘與背景築山相輔相成,展現出濃厚的和風庭園特色。
🕖09:00~17:00
多聞櫓 (多聞望樓)
Tamon Turret (Tamon Yagura)
다몬 야구라 (망루)
多闻橹 (多闻望楼)
點擊導航
大阪城多聞櫓
大阪城多聞櫓(たもんやぐら)是大阪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大手門入口處,與千貫櫓、大手門共同構成大阪城正面入口的防禦核心。這座細長的長屋形建築不僅是日本現存規模最大的多聞櫓之一,更是國指定重要文化財,承載了大阪城數百年的歷史與文化底蘊。特別公開期間,遊客可一窺其內部結構,感受江戶時代的建築工藝與戰爭防禦智慧。
景點資訊
-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大阪城公園內,西之丸庭園)
- 營業時間: 🕖10:00~16:30(最後入場15:30,僅限特別公開期間,2025年3月1日至11月30日的特定日期,詳見官網)
- 門票:櫓共通券(多聞櫓、千貫櫓及西之丸庭園入場)成人1,500日圓,中學生以下500日圓,未就學兒童及持障礙手冊者免費
景點介紹
多聞櫓位於大阪城大手門的枡形虎口內,與千貫櫓、大手門相連,構成一個堅不可摧的防禦系統。櫓的外觀呈細長形,宛如一道白色城牆,氣勢恢宏。其設計靈感據說源於戰國武將松永長秀的多聞城,採用長屋形式,讓士兵能迅速集結並從高處攻擊入侵的敵人。櫓內設有「槍落し」和鐵砲狹間等防禦設施,這些小窗和開口允許守軍從高處投擲武器或射擊,展現了江戶時代城郭建築的軍事智慧。特別公開時,遊客可進入櫓內,探索寬敞的內部空間,包含約70畳的中央室及展示的歷史建材,彷彿穿越回江戶時代的戰爭場景。從櫓外眺望,石垣與土塀的壯麗景觀令人讚嘆,尤其在櫻花季與楓葉季,與大阪城公園的自然美景相得益彰。
歷史背景
多聞櫓最初由德川幕府於1628年(寛永5年)建造,作為大阪城再建工程的一部分。當時,豐臣秀吉於1583年創建的大阪城在1615年大坂夏之陣中被摧毀,德川幕府為鞏固西國支配,重建了這座雄偉的城池。多聞櫓與其他建築共同構成防禦核心,保護大手門免受敵人侵襲。然而,1783年(天明3年)一場雷擊引發大火,將多聞櫓燒毀,僅剩石垣。直到1848年(嘉永元年),幕府進行大修復工程,重建了這座櫓,使其恢復昔日風采。這座重建的多聞櫓歷經幕末動亂、明治維新大火及二戰空襲,依然屹立不搖,成為大阪城內最珍貴的歷史遺跡之一。修復時發現的棟札顯示,當時的建築名稱如「追手口」「大門」等,記錄了江戶時代的建築文化與軍事術語。
🕖10:00~16:30
重要文化財
大手門
Otemon Gate
오테몬
大手门
點擊導航
大阪城大手門
大阪城大手門是大阪城的正門,也是通往這座日本名城的核心入口。這座高麗門形式的建築以其簡樸卻威嚴的外觀聞名,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故事,是探索大阪城歷史與文化的絕佳起點。以下為您介紹大手門的詳細資訊與其獨特魅力。
景點資訊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
營業時間: 🕖全天開放(大阪城公園範圍內,部分區域如天守閣有特定時間限制)
景點介紹
大阪城大手門位於大阪城公園的西南側,是進入大阪城的首要入口。這座門採用高麗門形式,門扉與柱子覆以黑塗鐵板,顯得質樸而堅固。門的兩側連繫著北方塀與南方塀,共同構成防禦森嚴的大手枡形,展現了江戶時代城郭建築的精湛工藝。穿過大手門,遊客會進入由巨石構築的枡形廣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手見附石」,這塊表面積約47.98平方公尺的巨石是大阪城內第四大石塊,象徵了城郭的雄偉與權威。門內的石垣高達3公尺,設有「武者隱」設計,用於隱藏士兵以應對敵襲,充分體現了大阪城作為軍事要塞的防禦功能。從大手門沿著多聞櫓、櫻門前行,遊客最終可抵達大阪城天守閣,沿途感受古城風貌與歷史氛圍。
歷史背景
大阪城最初由豐臣秀吉於1583年建造,但在大阪冬之陣與夏之陣(1614-1615年)中被摧毀。現存的大手門建於1628年(寛永5年),是德川幕府重建大阪城時的重要遺構。德川幕府耗費十年(1620-1630年)進行「天下普請」,動員諸大名重建城郭,大手門由肥後熊本藩主加藤忠廣負責初建,後由筑後久留米藩主有馬豐氏改建完成。門上屋頂的本瓦葺與徳川葵紋瓦,彰顯了德川幕府的權威。大手門歷經幕末火災、第二次世界大戰空襲及雷擊等考驗,依然屹立不倒,於1953年與兩側土塀一同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其控柱的「根継」修補技術尤為獨特,特別是右側控柱的継手採用了外凸內凹的複雜設計,堪稱日本建築史上的奇觀,1983年經X光掃描揭開了其施工之謎,確認由石濱組承建,展現了江戶時代匠人的高超技藝。明治時代,大手門曾作為大阪鎮台(第四師團司令部)的正門,見證了日本近代化的轉變。
🕖24H
千貫櫓 (千貫望樓)
Sengan Turret (Sengan Yagura)
센간 야구라 (망루)
千贯橹 (千贯望楼)
點擊導航
千貫櫓 - 大阪城最古老的守護者
千貫櫓位於大阪城二之丸的西南角,是大阪城內最古老且最具歷史價值的建築之一。這座兩層角樓以其雄偉的外觀和堅固的防禦功能聞名,與多聞櫓、大手門共同構成大阪城正門的防禦核心。白牆與黑瓦屋頂的對比,宛如一幅水墨畫,散發著濃厚的歷史氣息,讓人感受到大阪城作為日本戰國與江戶時代重要據點的威嚴。
景點資訊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
營業時間: 🕖09:00~17:00(特別公開期間依公告為準,2025年3月至11月開放,詳情請參考官方網站)
門票價格: 櫓共通券(含千貫櫓、多聞櫓及西之丸庭園)成人¥700,中小學生免費(需確認最新票價)
景點介紹
千貫櫓位於大阪城二之丸的西南角,緊鄰西之丸庭園,面向西側和南側的外護城河,與大手門形成重要的防禦陣地。這座兩層角樓由著名茶人兼建築師小堀遠州於1620年(元和六年)設計建造,面積一樓約217.26平方米,二樓約162.95平方米,高約13.2米。櫓內設有「武者走」走廊,內部劃分為四個房間,配備隱藏式槍眼和石落裝置,用以抵禦外敵。從西之丸庭園眺望,千貫櫓與石垣融為一體,展現出江戶時代城郭建築的精湛工藝。特別公開期間,遊客可進入櫓內,近距離觀察火繩槍複製品及歷史遺跡,感受其作為大阪城防禦核心的雄偉氣勢。
歷史背景
千貫櫓的歷史可追溯至戰國時代的石山本願寺時期。據傳,織田信長在1570年至1580年的石山合戰中,攻打位於此地的石山本願寺時,面對一座防禦堅固的角樓,士兵們感嘆「此櫓價值千貫文」(約現代一億日圓),因此得名「千貫櫓」。這座櫓後來在豐臣秀吉的大阪城中得以重建,並在1615年大阪夏之陣後,由徳川幕府於1620年重建大阪城時再次修築,成為現存的千貫櫓。徳川幕府委任小堀遠州設計,當時的石垣由熊本城主加藤忠廣負責建造,石垣上仍可見其家紋「蛇目紋」的刻印。1961年的解體修復中,發現木材上刻有「元和六年九月十三日御柱立」的墨書,證實其建造年代。千貫櫓歷經明治維新大火及二戰空襲,依然屹立不倒,於1953年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
文化內涵
小堀遠州以茶人身份聞名,其設計注重和諧與功能,將千貫櫓打造成既能抵禦敵人又具視覺震撼的建築。櫓內的隱藏槍眼與石落裝置,展示了當時火繩槍戰術的先進性,而石垣上的「九目」刻印則揭示了石材堆砌的精密工藝。此外,千貫櫓承載了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及徳川幕府三個時代的歷史記憶,見證了大阪從宗教據點到幕府重鎮的變遷。每年限時開放的特別公開活動,讓遊客有機會深入了解這座「一億日圓之櫓」的傳奇故事,感受其作為大阪城「守護者」的文化魅力。
🕖09:00~17:00
西之丸庭園
Nishinomaru Garden
니시노마루 정원
西之丸庭园
點擊導航
西の丸庭園 大阪城
地址:〒540-0002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2(大阪城公園內)
官方網站:https://www.osakacastlepark.jp
營業時間:🕖9:00~17:00(3月~10月),🕖9:00~16:30(11月~2月,入園截至閉園前30分鐘),櫻花開花期延長至🕖20:00
門票費用:成人 ¥200,櫻花開花期(觀櫻夜間活動)¥350,中學生以下、大阪市內65歲以上居民、殞地手帳持有者免費(需出示證明)
休息日:每週一(若週一為國定假日則順延至次日),年末年初(12/28~1/4)
景點介紹
西の丸庭園位於大阪城公園西側,是一座占地約6.5公頃的廣闊庭園,以其遼闊的芝生廣場與四季美景聞名。庭園以大阪城天守閣為背景,景色壯麗,特別是在春季,約300株染井吉野櫻綻放,形成一幅絢爛的花海畫卷,被選為「日本櫻花名所100選」之一。每年櫻花季期間,庭園舉辦「觀櫻夜間活動」,點亮天守閣與櫻花,吸引無數遊客前來賞花。此外,秋季的紅葉與冬季的靜謐綠意也為庭園增添不同風情。園內設有茶室「豐松庵」與重要文化財「焔硝藏」,讓遊客在欣賞自然之美的同時,感受濃厚的歷史氛圍。西の丸庭園不僅是賞景勝地,也是大阪市民休憩的綠色心靈港灣。
歷史背景
西の丸庭園所在的「西の丸」區域,在豐臣時代是僅次於本丸的重要地帶。據史料記載,這裡曾是豐臣秀吉正室北政所(寧寧)的居所,地位顯赫。豐臣秀吉的弟弟秀長也曾在這裡設有宅邸。後來,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前入駐西の丸,並在此建造另一座天守閣,引發爭議,成為關原之戰的導火線之一。江戶時代後,西の丸作為大阪城的防禦要地,建有火藥庫「焔硝藏」,至今仍保存完好,成為重要文化財。1965年,西の丸庭園以芝生庭園的形式對外開放,成為大阪城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了從戰國時代到現代的歷史記憶。
文化內涵
庭園內的櫻花與大阪城天守閣相得益彰,體現了日本「花見」文化的精髓,象徵生命短暫而燦爛的美學。茶室「豐松庵」由松下幸之助於1969年捐贈,融入茶道文化的靜謐與雅致,讓遊客在品茗間感受日本傳統的「和敬清寂」精神。此外,庭園內的「大阪迎賓館」曾作為1995年APEC及2019年G20峰會的會場,展現了大阪作為國際都市的現代魅力。西の丸庭園將戰國時期的歷史遺跡、江戶時代的建築遺產與現代的休閒功能完美結合,成為大阪文化的重要象徵。
🕖9:00~17:00
日本櫻花名所
乾櫓 (乾望樓)
Inui Turret (Inui Yagura)
이누이 야구라 (망루)
乾橹 (乾望楼)
點擊導航
乾櫓 - 大阪城的重要文化財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大阪城公園內,西之丸庭園)
營業時間: 🕖09:00~16:30(特別公開期間,2025年3月至11月,具體日期依官方公告;最終入場時間16:00)
門票: 成人 ¥800(大阪周遊卡免費),需另購西之丸庭園入場券(成人 ¥200),15歲以下免費
景點介紹
乾櫓(いぬいやぐら)位於大阪城西之丸庭園的西北角,是大阪城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建於1620年(元和六年),被指定為日本國重要文化財。這座櫓以其獨特的L字型結構和「總二階造」(一樓與二樓面積相同)聞名,展現了江戶時代初期城郭建築的精湛工藝。乾櫓坐落於西外堀旁,擁有230度的廣闊視野,從大手口到京橋口均可監視城外動靜,兼具防禦與瞭望功能。櫓內保留了原始的釿痕(ちょうなあと),展現了當時工匠的技藝,而隱藏式狹間(射擊孔)則彰顯其作為戰爭防禦設施的用途。站在西之丸庭園內,遊客可近距離欣賞這座歷史建築的雄偉外觀,感受大阪城作為德川幕府西國支配據點的威嚴。
歷史背景
乾櫓的歷史可追溯至德川幕府重建大阪城的「天下普請」時期。1615年大阪夏之陣後,豐臣氏的大阪城被摧毀,德川秀忠下令重建,並於1620年啟動工程,由知名建築師小堀遠州負責設計。乾櫓與千貫櫓同為當時最早完成的建築,見證了德川幕府對西國的控制力。櫓的大棟瓦上刻有「元和六年申ノ九月吉日 ふかくさ作十郎」的字樣,確認了其建造年代。江戶時代末期,乾櫓因地基沈降進行大修,明治時期又由陸軍補修。1945年大阪空襲中,乾櫓北側的西外堀遭炸彈擊中,導致部分石落損壞,1956年的大修工程使其恢復江戶時代原貌。乾櫓的石垣由細川忠興負責,部分花崗岩來自其小倉領地,增添了地方特色。
文化內涵
其名稱「乾」取自西北方位(戌亥),體現了古代方位學與風水思想在城郭設計中的應用。L字型結構和總二階造的設計,反映了江戶初期對軍事與美學的平衡追求。櫓內的釿痕與隱藏狹間,訴說著戰爭時代的緊張氣氛,而其經歷多次修復仍屹立不搖,象徵了日本文化中對歷史傳承的珍視。特別公開期間,遊客可進入櫓內一窺江戶時代的建築細節,感受大阪城作為日本歷史轉折點的深厚底蘊。乾櫓與大阪城的其他重要文化財共同勾勒出這座城堡從豐臣到德川、再到現代的歷史變遷,吸引著無數歷史愛好者與遊客前來朝聖。
🕖09:00~16:30
重要文化財
焰硝藏 (火藥庫)
Gunpowder Storehouse (Ensho-gura)
엔쇼구라 (화약고)
焰硝藏 (火药库)
點擊導航
大阪城焔硝蔵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位於大阪城公園西之丸庭園內)
營業時間: 🕖09:00~17:00(西之丸庭園開放時間,焔硝蔵外部可隨時參觀,內部僅於特別公開時開放,建議事前確認)
門票價格: 西之丸庭園入園費:成人 ¥200,中小學生免費(焔硝蔵外部免費參觀,內部特別公開時免費)
景點介紹
大阪城焔硝蔵(えんしょうぐら)位於大阪城公園的西之丸庭園內,是一座江戶時代遺留至今的珍貴石造火藥庫。「焔硝」意指黑色火藥,這座建築專為儲存火藥而建,是大阪城十處重要文化財中唯一需進入西之丸庭園(有料區域)才能參觀的遺構。其獨特的石造結構與厚重的花崗岩牆壁,散發出濃厚的歷史氣息,吸引無數遊客前來一探究竟。焔硝蔵不僅是軍事建築的傑作,更是日本城郭歷史的重要見證,展現了德川幕府在軍事防禦上的精巧設計。
焔硝蔵的外觀低調而堅固,長方形的石造結構搭配瓦屋頂,屋頂上還可見德川幕府的「葵紋」,彰顯其時代背景。雖然平時內部不對外開放,但在特定時期(如特別公開活動)可入內參觀,內部梁石與棟石的巧妙連結令人驚嘆。站在焔硝蔵前,遊客彷彿能感受到江戶時代大坂城作為西日本軍事重鎮的威嚴。
歷史背景
焔硝蔵建於貞享2年(1685年),由當時的大坂城代土屋政直主持興建。大阪城在德川幕府時期作為西日本的軍事據點,儲存大量火藥、武器與糧食,而火藥庫的安全性尤為重要。早於萬治3年(1660年),位於青屋口的另一座土造焔硝蔵因雷擊引發大爆炸,造成城內外死傷無數,附近1400餘戶民宅受損,甚至傳說城門碎片飛至14公里外的暗峠。此慘劇促使幕府下定決心建造更安全的火藥庫。
為避免類似事故重演,現存的焔硝蔵採用全石造設計,牆壁厚度達2.4公尺,床、天井、梁皆以花崗岩構築,石縫以漆喰填補,屋頂下覆以厚土以增強防水與防火性能。這種全石造火藥庫在日本極為罕見,堪稱建築史上的瑰寶。焔硝蔵於昭和28年(1953年)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昭和35年(1960年)進行解體修復,恢復創建時的樣貌,至今仍保持良好狀態。
🕖09:00~17:00
肥後石
Higo Stone
히고이시 (히고의 돌)
肥后石
點擊導航
肥後石(大阪城)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1-1
景點介紹
肥後石位於大阪城公園京橋口枡形石垣,是大阪城內表面積排名第二的巨石,僅次於著名的蛸石。這塊巨石寬約11公尺,高約5.1公尺,表面積達54.17平方公尺,相當於33疊榻榻米的大小,氣勢恢宏,令人嘆為觀止。肥後石以其平整的表面和精湛的石垣堆砌技術,展現了日本17世紀初築城工藝的巔峰。走進京橋口,巨石聳立於石垣之上,旁邊設有說明看板,詳細介紹其背景與特色,讓遊客能輕鬆辨識並感受其歷史厚重感。相比熱門的桜門入口,京橋口遊客較少,適合靜靜欣賞這塊巨石的壯觀與工藝之美。
歷史背景
大阪城由豐臣秀吉於1583年開始興建,旨在展示其統一日本的雄心。1615年大阪夏之陣後,豐臣氏滅亡,德川幕府於17世紀初重建大阪城,肥後石即在此時期被用於石垣建設。肥後石名稱源自傳說,認為是肥後(今熊本)藩主加藤清正運來的巨石,然而根據歷史考證,這塊巨石實際由備前岡山藩的池田忠雄負責運送,來自瀬戸內海的小豆島或犬島等花崗岩產地。當時,德川幕府動員西日本64位大名分擔石垣工程,各大名競相運送巨石,以展示實力與忠誠,肥後石便是這場「巨石競賽」的傑作之一。石垣上可見的刻印石,帶有大名家紋,訴說著當年築城的政治與技術故事。
文化內涵
巨石的運送與堆砌技術,展現了日本古代土木工程的精湛工藝,特別是從瀬戸內海遠道而來的花崗岩,見證了水運與人力協作的壯舉。肥後石所在的京橋口,與其他巨石如蛸石、振袖石等共同構成大阪城的文化景觀,吸引著歷史愛好者與遊客前來探尋日本城郭文化的深厚底蘊。站在肥後石前,彷彿能聽見400年前大名們的雄心與工匠們的汗水,感受這座巨石穿越時空的沉靜力量。
🕖24H
御座船乘船處
Gozabune Boat Pier
고자부네 나루터 (御座船 승선장)
御座船乘船处
點擊導航
大阪城御座船
地址: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2(極樂橋旁)
官方網站: https://www.banpr.co.jp/大阪城御座船/
營業時間: 🕖10:00~16:30(最終班次出發,11月至2月);🕖10:00~16:50(3月至10月)
門票價格: 成人(16歲以上)¥1,800;65歲以上¥1,200;小學生及國中生¥900;學齡前免費
景點介紹
大阪城御座船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奢華體驗,讓遊客乘著金光閃閃的和船,沿著大阪城內護城河悠遊約20分鐘。船身以金箔裝飾,靈感源自豐臣秀吉的「鳳凰丸」,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彷彿將遊客帶回戰國時代的輝煌歲月。從水面仰望大阪城天守閣,氣勢恢宏的石垣近在咫尺,還有隱藏其中的人面石與大名刻印,處處透露著歷史的厚重感。船上配備音頻導覽及船長的生動解說,帶你深入了解大阪城的傳奇故事。無論是春季櫻花飛舞,還是秋季紅葉繽紛,這段迷你巡航都能讓你從全新視角感受大阪城的魅力,體驗「天下人」的尊貴情懷。
歷史背景
大阪城由戰國大名豐臣秀吉於1583年創建,作為統一日本的據點,象徵其權力與野心。御座船的設計靈感來自「豐臣期大坂圖屏風」(現藏於奧地利埃根堡城),描繪了秀吉的豪華座船「鳳凰丸」。是秀吉喜愛的奢華象徵,反映其對黃金的熱愛。1615年大坂夏之陣後,豐臣政權覆滅,德川幕府重建大阪城,內護城河與石垣成為其防禦核心。2015年,為紀念大坂之陣400周年,御座船開始每日運營,旨在重現當年輝煌,並為豐臣時代的歷史與逝去的戰士致敬。船上的金箔設計不僅是視覺饗宴,更承載了對戰國時代的追憶。
🕖10:00~16:30
大阪周遊卡可免費搭乘
詳細請看下方連結官網
極樂橋站(遊園小火車)
Gokurakubashi Station (Road Train)
고쿠라쿠바시역 (로드 트레인)
极乐桥站(游园小火车)
點擊導航
JO-TERRACE OSAKA 路車站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3-1 大阪城公園內
官方網站: https://jo-terrace.jp/
營業時間: 🕖09:00~17:00(根據季節及天氣可能有所變動,建議確認官方資訊)
票價: 成人 ¥500,兒童(4歲~小學生) ¥300,3歲以下免費
景點介紹
JO-TERRACE OSAKA 路車站是大阪城公園內一處別具特色的交通設施,提供名為「路車(Road Train)」的觀光小火車服務,讓遊客能夠輕鬆巡遊大阪城公園的各個名勝。這座路車站位於 JO-TERRACE OSAKA 商業設施內,與 JR 大阪城公園站直接相連,交通便利,是遊覽大阪城公園的理想起點。路車以其復古可愛的外觀和舒適的乘坐體驗,深受家庭遊客和國際旅客的喜愛。沿途可欣賞大阪城天守閣、極樂橋、西之丸庭園等標誌性景點,同時沉浸在公園內的自然美景與歷史氛圍中。路車行駛路線涵蓋公園內多個重要地點,省去步行疲憊,讓遊客能更專注於享受大阪城公園的魅力。
🕖09:00~16:30
大阪城梅林
Osaka Castle Plum Grove
오사카성 매화숲
大阪城梅林
點擊導航
大阪城梅林
地址: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阪城2
官方網站:大阪城公園官方網站
營業時間:🕖24小時開放
門票費用:免費
景點介紹
大阪城梅林位於大阪城公園內,是一處以梅花聞名的絕美景點,擁有約1.7公頃的廣闊面積,種植了超過105種、共計1,245本梅樹。每年1月下旬至3月中旬,這裡成為關西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賞梅勝地。梅林內的白梅、紅梅交相輝映,從早咲的寒紅、冬至梅到中咲的白加賀、南高梅,再到晚咲的豐後、武蔵野品種,綻放的梅花為大阪城的壯麗天守閣增添一抹柔美春色。特別是「思のまま」品種,一樹同時綻放紅白花朵,令人驚嘆。梅林內的和歌通(わかのみち)展示著名歌人的和歌,讓遊客在賞梅之餘,沉浸於日本傳統文學的風情。梅花盛開時,吸引了無數遊客與攝影愛好者,甚至連可愛的綠繡眼鳥(メジロ)也來此啄食花蜜,為梅林增添生動趣味。
歷史背景
大阪城梅林的歷史始於1974年(昭和49年),當時大阪府立北野高校為紀念建校100週年,向大阪市捐贈了22種、880本梅樹,開啟了這片梅林的傳奇。梅林位於大阪城「市正曲輪」(いちのかみくるわ),此地因豐臣秀賴的後見人片桐市正且元(片桐市正且元)的宅邸遺址而得名。如今,梅林已擴展至超過100種、1,245本梅樹,成為大阪城公園的重要景點之一。每年春季,梅林不僅是自然景觀的展示,更承載了大阪市民對歷史與文化的記憶,與大阪城天守閣相得益彰,展現出日本傳統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24H
大阪歷史博物館
Osaka Museum of History
오사카 역사박물관
大阪历史博物馆
點擊導航
大阪歷史博物館
地址:〒540-0008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手前4丁目1-32
官方網站:https://www.osakamushis.jp/
營業時間:🕖9:30~17:00(最後入館時間16:30,週五延長至🕖9:30~20:00,最後入館19:30)
休館日:每週二(若逢國定假日則順延至次日)、年末年初(12月28日至1月4日)
票價:常設展覽 - 成人 ¥600(團體 ¥540)、高中生及大學生 ¥400(團體 ¥360)、國中生以下免費;特別展覽票價依展覽內容另定
展覽簡介
大阪歷史博物館位於大阪市中央區,緊鄰大阪城公園與難波宮遺跡,是探索大阪1400年歷史與文化的絕佳地點。博物館以生動的方式呈現大阪從古代難波宮時代到現代都市的演變,透過10樓至7樓的常設展覽,結合原寸大的復原建築、精緻的迷你模型、影像展示及豐富的實物資料,讓參觀者彷彿穿越時空,親身感受大阪的歷史脈動。地下1樓保存了難波宮的遺跡,透過導覽可深入了解這座古代宮殿的結構與意義。此外,6樓的特別展覽定期更新,展示如「正倉院 THE SHOW」等主題,吸引無數歷史愛好者前來朝聖。10樓的展望廳更可一覽大阪城與難波宮遺跡公園的壯麗景色,讓歷史與現代景觀交織出動人畫卷。
歷史背景
大阪歷史博物館於2001年開館,前身是1960年設立於大阪城公園內的「大阪市立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承襲了前身的歷史精神,以「從零開始」蒐集資料,至今館藏已超過13萬件,涵蓋大阪從古代到現代的珍貴文物。博物館所在地正是古代難波宮(奈良時代的都城)遺址的一部分,這裡曾是日本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難波宮於645年由孝德天皇建立,是日本最早的都城之一,象徵大阪在日本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博物館不僅展示歷史文物,還透過「歷博友的會」等組織,積極與市民互動,推廣歷史教育與文化傳承。
文化內涵
大阪自古以來便是商業、文化與交通的樞紐,博物館透過展覽重現了古代難波宮的輝煌、江戶時代的繁榮市井,以及近代大阪的工業與文化發展。常設展覽以「都市大阪」為主軸,呈現大阪如何從古代的都城演變為今日的國際化都市。特別展覽則深入挖掘如正倉院寶物、藪明山美術工芸等主題,展現日本文化的精髓與大阪的獨特貢獻。博物館還設有「なにわ歷史塾」學習中心,免費提供歷史與文化資訊,鼓勵參觀者深入探索。這裡不僅是歷史的寶庫,更是連結過去與未來的文化橋樑,讓每位訪客都能感受到大阪的熱情與多元魅力。
🕖9:30~17:00
大阪周遊卡可免費進入
法圓坂遺跡
Hoenzaka Ruins
호엔자카 유적
法圆坂遗迹
點擊導航
法円坂遺跡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大手前4丁目1
營業時間: 🕖全天開放(復元倉庫外部參觀,內部參觀需視活動安排)
門票: 免費
景點介紹
法円坂遺跡位於大阪市中央區的上町台地北端,與著名的難波宮跡相鄰,是日本古墳時代(約5世紀)的重要遺跡。這裡曾是古墳時代規模最大的高床式倉庫群遺跡,1987年的發掘調查揭露了16棟大型掘立柱高床倉庫的遺構,這些倉庫分為東西兩組,東側6棟,西側10棟,總面積之大在當時堪稱空前。目前,遺跡現場復原了一棟高床式倉庫,位於大阪歷史博物館與NHK大阪放送局南側的史跡公園內,茅葺屋頂與獨特的建築結構令人印象深刻。遊客可透過復原建築一窺古墳時代的建築技術與生活樣貌,感受古代大阪作為政治與經濟中心的輝煌。
歷史背景
法円坂遺跡的建設時間約在5世紀初(古墳時代中期),並於5世紀後半廢棄。根據考古研究,這些倉庫可能與大仙陵古墳(仁德天皇陵)的建設及岡ミサンザイ古墳的廢棄有關,推測與倭的五王時期(珍與武)的政治活動密切相關。遺跡位於難波津(古代大阪的港口)與難波堀江(人工運河)附近,顯示其作為王權直轄的倉庫群,專門儲存從難波津運來的物資或軍備物資。學者推測,這些倉庫可能與《日本書紀》中記載的仁德天皇興建高津宮及開鑿堀江的傳說有關,甚至可能與「難波屯倉」有關,反映了當時大阪作為古代日本對外交流與物資集散中心的關鍵地位。2001年,法円坂遺跡被列入國指定史跡「難波宮跡 附 法円坂遺跡」,彰顯其歷史價值。
🕖24H
難波宮跡
Naniwa Palace Site
나니와노미야 터
难波宫迹
點擊導航
難波宮跡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法圓坂1丁目
官方網站: 大阪府官方網站 - 難波宮跡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難波宮跡資料展示室:🕖10:00~17:00,需事前聯繫)
門票價格: 免費入園
景點介紹
難波宮跡位於大阪市中央區法圓坂,是日本飛鳥時代至奈良時代的重要宮殿遺跡,見證了日本古代政治與文化的輝煌篇章。這片占地約14.5萬平方公尺的國指定史跡,包含前期難波宮(飛鳥時代,645年起)與後期難波宮(奈良時代,聖武天皇時期),是日本歷史上首次明確規劃的首都宮殿,奠定了後世宮殿建築的基礎。漫步於廣闊的難波宮跡公園,遊客可感受到古代都城的宏偉氣勢,並透過復原的大極殿基壇與遺構展示,窺見1400年前的「難波京」風貌。公園內綠草如茵,適合家庭出遊、野餐或參與定期舉辦的文化活動,如美食節,增添現代與歷史交融的樂趣。
歷史背景
難波宮的歷史可追溯至645年的「大化改新」,當時孝徳天皇將都城從飛鳥遷至難波,建立了前期難波宮(難波長柄豐碕宮),標誌著日本首次使用「日本」國號及元號制度的開端。宮殿不僅是天皇的居所,也是政治與儀式的中心,其結構設計影響了後來的平安京與平城京。686年,前期難波宮因火災全毀,後於奈良時代重建為後期難波宮,成為聖武天皇的副都。1954年起,由大阪市立大學的山根徳太郎教授帶領的發掘工作,逐步揭開了難波宮的全貌,確認了其作為日本古代史上關鍵遺跡的地位。如今,公園內的大極殿基壇與遺構展示,讓遊客能直觀感受這段歷史的厚重。
🕖24H
細川越中守忠興宅邸遺跡
Ruins of the Hosokawa Tadaoki Residence
호소카와 엣추노카미 다다오키 저택 터
细川越中守忠兴宅邸遗迹
點擊導航
細川越中守忠興屋敷跡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森ノ宮中央2丁目12
官方網站: 無官方網站
營業時間: 🕖全天開放
門票價格: 免費
景點介紹
細川越中守忠興屋敷跡位於大阪城公園附近,是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重要歷史遺跡。這裡曾是戰國名將細川忠興(ほそかわただおき)在大阪的居所,見證了他與妻子細川伽羅奢(ガラシャ)的傳奇人生。屋敷跡以「越中井」(えっちゅうい)而聞名,這口井戶據傳是伽羅奢於1600年關原之戰前夕,因拒絕成為人質而自盡的悲劇地點。井戶現存於大阪城天守閣南側,靜靜訴說著這段動盪時代的愛情與忠義故事。雖然屋敷建築已不復存在,但越中井與周邊的紀念碑吸引著歷史愛好者前來憑弔,感受戰國時代的氛圍。
歷史背景
細川忠興是戰國時代至江戶初期的著名武將與大名,歷仕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建立了肥後細川家的基礎。他不僅以武功聞名,還以茶人「三斎」身份躋身「利休七哲」,展現了文武雙全的才華。他的妻子伽羅奢是明智光秀之女,因信仰基督教而在日本歷史中獨樹一幟。1600年,關原之戰前夕,石田三成試圖挾持伽羅奢作為人質,伽羅奢堅決拒絕,選擇在細川忠興屋敷內自盡,留下悲壯的傳說。越中井作為她生命的終點,成為這段歷史的象徵。
🕖24H
鵲森宮
Kasasagi no Mori no Miya Shrine
가사사기노모리노미야
鹊森宫
點擊導航
鵲森宮(森之宮神社)資訊
地址: 大阪市中央區森之宮中央1-14-4
官方網站: http://www.osaka-chushin.jp/spot/147
營業時間: 🕖09:00~17:00(社務所開放時間,境內全天開放)
票價: 免費入場
鵲森宮簡介
鵲森宮,俗稱森之宮神社,位於大阪市中央區,是一座位於大阪城公園東南方的古老神社。這座神社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傳說聞名,是聖徳太子創建的唯一神社,主祭神為用明天皇、穴穂部間人皇后以及聖徳太子本人。神社不僅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也吸引了對日本古代歷史和宗教文化感興趣的遊客。境內氛圍寧靜,適合靜心參拜,感受大阪深厚的文化底蘊。
歷史背景與文化內涵
鵲森宮的創建可追溯至崇峻天皇2年(589年),由聖徳太子為紀念父母用明天皇和穴穂部間人皇后所建。根據社傳,聖徳太子在與物部守屋的戰爭(丁未之亂)前祈求勝利,誓言若勝將建立四天王寺。勝利後,他首先在此地建立鵲森宮,作為四天王寺的鎮守神社,並安置父母的雕像。隨後,四天王寺遷至荒陵山,鵲森宮則留存至今,成為日本唯一供奉用明天皇與穴穂部間人皇后的神社。神社名稱「鵲森宮」源自推古天皇時代,據《日本書紀》記載,當時難波的吉士磐金從新羅國獻上兩隻鵲,飼養於此地的「難波之杜」,故稱「鵲之森」,後演變為「鵲森宮」,並成為地名「森之宮」的由來。
神社雖在織田信長的石山合戰中遭受破壞,社殿被燒毀,但於昭和初期重建,現存社殿雖歷經二戰空襲卻得以保存。境內還保留了「亀井水碑」,傳說此處古代曾有溫泉湧出,被聖徳太子命名為長壽靈水,與四天王寺的「亀井堂」有關。此外,境內西側的大伴家持歌碑,刻有其著名和歌:「鵲の 渡せる橋に置く霜の 白きを見れば 夜ぞ更けにける」,為神社增添了濃厚的文學氣息。鵲森宮不僅是宗教場所,更是日本古代歷史與文化的縮影,體現了聖徳太子對佛教與神道融合的貢獻,以及大阪作為古代政治中心的地位。
🕖24H
【大阪城 景點Google Map】
景點
交通
購物
展覽
餐飲
地圖功能多,電腦可以全屏看
